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802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答案】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索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方法予以推导:

假设π代表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X 的函数。由利润的定义有:

其中,R 为收益,它是产量Q 的函数,因而是要素X 的复合函数。同样的,成本C 也是要素X 的复合函数。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

即有:

整理得:

量的条件。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实质上是一回事,它们可以相互推出。换句话说,厂商在生产上和要素使用上遵循的是完全一样的原则。

2. 已知需求曲线Q=a-bP,试说明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答案】由需求函数Q=a-bP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厂商的利润函数为:,则,而; 。 。 进一步整理得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恰好是产品市场理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产

当需求曲线价格弹性ed<1时,边际收益MR<0,一般情况下有MC>0。因此,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3.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其中,l 为闲暇,Y 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求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是向上倾斜的?

【答案】设该消费者拥有的固定时间为T 。其中的一部分l 留做自用即闲暇,其余部分L=T-l为工作时间。工资率用:表示,则收入Y=rL,因而有:

令,得。因此

,,此即为劳动供给曲线。在此劳动供

给曲线中,T 是正的定值,,因而当工资率r 上升时,工作时间L 会增加,即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4.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论述题

5. 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

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十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

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6.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

【答案】(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时面临信息小充分的约束; 信息小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易导致以下问题;

①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交易后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③委托一代理问题

委托一代理间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

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2)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方法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力一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