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斯塔克伯格模型

【答案】斯塔克伯格模型是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伯格(Stackelberg )在1934年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分析范式。

与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不一样的是,竞争厂商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对称的,市场地位的不对称引起了决策次序的不对称,通常,小企业先观察到大企业的行为,再决定自己的对策。斯塔克伯格模型通常用于描述这样一个产业:在该产业中存在着一个支配企业,除此之外,该产业中还有若干小企业,那些小企业经常是等待支配企业宣布其产量计划,然后再相应调整自己的产量。因此,斯塔克伯格模型也被称之为“领导者一追随者”模型。

2. 等成本线

【答案】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 ,既定的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为:,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 ,则成本方程为:

成本方程相对应的等成本线如图所示。

等成本线

图中,横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劳动时的数量,纵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资本时的数量,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就是等成本线。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购买到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各种组合。

3. 规模报酬递减

【答案】把生产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相同的比例,所增加的产品产量比例或是大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小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等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扩大

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递增,等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小变,小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便是规模报酬递减。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4. 欧拉定理

【答案】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生产函数为Q=Q(L , K )

有:,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P K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 L ,因而欧拉定理也

要素L 和资本要素K 。其中可以表示为:

二、简答题

5. 请说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因素。

【答案】(1)决定长期平均成本形状的因素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厂商在产量不断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的调整过程中,将首先经历规模经济阶段,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减少,即LAC 曲线下降; 在实现适度规模时,长期平均成本降至最低,即LAC 曲线达到最低点; 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从C 曲线上升。所以,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形状呈U 形特征,即先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再上升。

(2)决定长期平均成本位置的因素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得到改善,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则称为外在经济。相反,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恶化,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上升,则称为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位置。当外在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下移:当外在不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上移。如图所示。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只影响LAC 曲线的位置高低,它们不会影响LAC 曲线的形状。因为LAC 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内生技术特征,而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生产的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

6. 简述西方经济学对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并说明你的评价。

【答案】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高; 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低。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2)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 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①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 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 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②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 曲线相交; 产品的均衡价格很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数量很低。

③在寡头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寡头厂商的均衡模型。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3)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益最高,但是会导致产品同质化,缺少多样性; 小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性、个性化,但是市场效率较低。在评价一个市场结构的好坏时,可能评价标准需要多元化,而不仅仅依靠效率标准,因此选择市场结构需要综合平衡各个目标,不能简单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就是最好的。

7. 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内在小稳定性。

【答案】(1)卡特尔模型是典型的合作或者说串谋的例子。卡特尔是这样一个组织,在组织中厂商串谋到一起,就价格、产量和其他诸如瓜分销售地区或分配利润等事项达成必须严格遵守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