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遵义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生物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核苷酸。
【答案】单核苷酸是指核苷与磷酸缩合生产的磷酸酯。
2.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
葡萄糖;同样
葡
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转变为
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
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3. 活性中心
【答案】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直接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区域,它是一种三维实体结构,呈裂缝、裂隙或口袋状。
4. 酶的比活力。
【答案】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具有的酶活力单位,一般用
5. D-环复制 (displacement-loop replication)。
【答案】D-环复制是指线粒体DNA 和叶绿体DNA ,以及少数病毒DNA 的复制方式。双链环状DNA 两条链的 复制起点不在同一位置,先从重链的起点起始合成重链,新合成的重链取代原来的重链与轻链配对,原来的重链 被取代,形成loop 结构,因此称为取代环复制。
6. 球状蛋白。
【答案】球状蛋白是指多肽链所盘绕成的立体结构为程度不同的球状分子的一类蛋白质。
7. 超滤法(ultrafiltration )。
【答案】超滤法是指应用正压或离心力使蛋白质溶液透过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达到浓缩蛋白质溶液目的的方法。
8. 氨基酸的活化。
【答案】在过程,
参与下由氨酰
是氨基酸的活化形式。
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相应tRNA 形成氨酰
的
蛋白表示。
二、问答题
9. 寄生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细菌约消耗20%以上豆科植物所产生的ATP , 为什么这些细菌要消耗这么大量的 ATP?
【答案】根瘤菌与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通过使大气中氮还原来提供氨离子,但在这一固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 A TP ,这些A TP 都是由植物供给的。
10.过氧化氢酶的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11.以不同浓度的丙酮酸为底物,测定乳酸脱氢酶酶促反应速度得到以下一些数据(见表):
表
时,求在此浓度
(1)计算乳酸脱氢酶在该反应条件下的(2)当丙酮酸浓度为(3)当丙酮酸浓度为【答案】⑴(2)当当(3)
值。
时,反应速度V 是多少?
时,如果酶浓度加倍时,V 会是多大?
12.请描述线粒体DNA 的结构特点。[中国科学院2007研]
【答案】与核基因组相比,线粒体DNA 有如下结构特点。
(1)线粒体DNA 对于动物来说,是单一的环状分子;对于大多数植物和真菌而言,线粒体DNA 很可能是 线形分子,虽然某些植物线粒体DNA 也是大环形分子。
(2)线粒体DNA 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核糖核蛋白,因此很少被压缩,大都呈松弛状态。 (3)线粒体DNA 中的非编码区(垃圾DNA 或内含子序列)明显少于核基因组DNA 。 (4)线粒体DNA 存在重叠基因,比如某些碱基作为两个不同基因的共享部分,或某个碱基既是一个基因 的末尾,同时又是下一个基因的开始。
13.用标记3-磷酸甘油醛的一个碳原子,并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温育之后,果糖-1,
位含有
标记。试问
最初标记在3-磷酸甘油醛的什么部位上?果糖-1,6-二磷
)上。果糖-1,6-
二磷酸的第二个
(反应结构式略)
标记从哪里获得?(写出反应结构式) 最初标记在3-磷酸甘油醛的醛羰基碳原子(
6-二磷酸的酸的第二个
【答案】
标记从磷酸二羟丙酮的羟基碳原子获得,该标记也来自3-磷酸甘油醛
14.一种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往往可以用做抗癌药和(或)抗病毒药,为什么?
【答案】根据癌细胞或病毒在宿主体内生命活动的基本特点一一繁殖速度快来考虑,嘌呤和嘧啶核苷酸是遗传物质生物合成的基本原料,抑制了这些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则抑制了癌细胞或病毒遗传物质(
或
)的合成,降低其繁殖速度,从而减少它们的生存几率。
三、论述题
15.简要说明四氢中酸
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答案】四氢叶酸是转移一碳单位酶系的辅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单位(甲基、亚甲基、甲酰基、甲川基)的载体,在嘌啶、嘧啶、丝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
四氢叶酸是由叶酸转录而来,其转变过程为:
形成四氢叶酸后,就可以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在上述物质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其具体的过程如图:
图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在甘氨酸转变为丝氨酸及尿苷转变为胸苷酸的反应中,均由甲基四氢叶酸提供亚甲基;在高半胱氨酸转变为甲硫氨酸的反应中,由在嘌呤环的合成中则由
甲酰四氢叶酸提供甲酰基。
甲基
亚
提供甲基,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