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略述中国古代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经过及其对于人类传播事业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及贡献如下:
(1)造纸术的发展经过及贡献
①发展经过: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后得到推广,人们把他发明的纸称为“蔡侯纸”,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提高,纸的种类也大大的增加,质量也逐步地提高。
②贡献: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和欧洲,推动了当地的文化知识传播,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推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印刷术的发展经过及贡献
①发展经过:北宋毕异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朝出现锡活字、木活字,后来出现铜活字、铅活字,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②贡献:活字印刷技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对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简述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答案】(1)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过程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的业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
②苏联在1961年还创办了苏联新闻社,这是由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工会中央理事会、对外友协、知识普及协会等团体办的“社会性通讯机构”,以非官力一身份从事宣传报道,向国内外媒介提供新闻,尤其侧重于提供特稿。
③战后欧亚又有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分别创建了自己的通讯社。这些通讯社均为官方所办,国有国营,对外宣传本国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经济情况,对内提供各种新闻。这些国家的国家通讯社分别为:德意志通讯社,南斯拉夫通讯社,波兰通讯社,罗马尼亚通讯社等。
(2)20世纪后期的重大变化
①自1989年起,东欧地区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里各国先后离开了社会卞义轨道,它们的新闻通讯事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取代共产党上台的各国新政权都对国家通讯社进行了改组,更
换其领导,改变其方针,使之成为自己的宣传机构。②有的通讯社更换了名字,如罗马尼亚通讯社1990年改名为罗马尼亚新闻社。有的通讯社因国家分裂而分解,如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分解为捷克通讯社和斯洛伐克通讯社; 南斯拉夫通讯社则改属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从南斯拉夫联邦分离出去的国家,先后成立了克罗地亚通讯社、斯洛文尼亚通讯社、马其顿通讯社。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并人联邦德国,德意志通讯社失去了国家通讯社的地位,改为民营的股份公司继续经营,但规模和影响己大为缩小。
(3)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新闻通讯社的情况
苏联在1991年解体,塔斯社的主体部分为俄罗斯联邦继承,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原先的苏联新闻社改为俄罗斯新闻社。这两家都是俄罗斯政府掌管的国家通讯社。其他独联体国家也都在原有的加盟共和国通讯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国家通讯社。
3.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互联网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即网广播。而因为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信息系统中占有统治地位,互联网对三大媒体而言更具有革命意义。
(1)数字化
互联网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计算机是将信息化为“比特”进行存贮、处理和传输的。“比特”即为信息最小单位,人们用“1”和“0”代表比特,这样,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声音和影像,都被简化为同样的1和0}也就是所谓的数字化。这些“1”和“0”不像从前的模拟信号那样是连续的,而是断续的。互联网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传播的是在时间和幅度上离散的数字信号。
(2)信息容量巨大
目前的互联网每天有六十多万个网络,六百多个大型联网图书馆,四百多个联网学术文献库,五十多万个网页站点在为人们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信息、娱乐和通信服务等。
(3)多功能
一般将互联网的典型功能分为远程登录,文件传送协议,电子邮件和公告牌。通过这四项功能,人们不仅获得一个覆盖广泛的信息传播的空间,还拥有了一个巨大的方便的数据库。网络功能的无尽的可能性,使它日益挣脱“大众传媒”这样的界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网络塑造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物理世界的电子世界。
(4)多媒体
混合的比特将多媒体轻而易举地带到计算机显示屏上,各种感觉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圆等的混合,让使用互联网了解新闻或娱乐都具有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5)链接
www 出现后,超文本链接成为网络的最大魅力所在。通过链接从一个站点就可以获得多个站点拥有的相关信息。这与看一份传统报纸和看一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大不一样。
(6)星状网络
如果我们绕到眼前的计算机的背后观察互联网络的设置,就会发现它与电话系统相似,却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网络,比如广播电视网。尼葛洛庞帝将前者描述为“星状网络”,后者为“环状网
络”。
(7)交互性
在互联网上,信息不再是被“推”给消费者,而是人们自己将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这被称为典型的“交互式”传播。
(8)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
互联网出现后,办一个按自己意图说话的“个人媒体”成为现实。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提供了新闻与言论的最大自由度,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时代结束了。
(9)全球传播
国际互联网是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络,通过一定的协议,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联结成一体,这意味着互联网传播是没有国界的。
4. 思想启蒙运动对法国新闻传播新体系的影响。
【答案】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观念的形成与扩散与思想启蒙运动紧密相关,思想启蒙运动对法国新闻传播新体系的影响有:
(1)法国新闻传播新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与思想在伟大的启蒙思想运动中确立并成熟。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全部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观念的形成和扩散都与这场伟大的思想运动密切相关。
(2)启蒙运动反映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日益尖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学说给予封建道德、权威和信条以严厉的批判,尤其专制王权和天主教会等反动势力受到有力的抨击。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动员革命群众和推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发展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3)启蒙思想运动不仅在精神上、思想上为未来的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而且为新体系的建立营造好了一个广泛认同的社会舆论氛围。
5. 法国革命后,政党报纸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答案】法国大革命后,政党报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其原因有二:
(1)法国革命后政局多变,资产阶级民主派与保皇派,经历了长时期的斗争。
(2)法国政党林立,各个党派均拥有自己的政治报纸,为自己的利益鼓噪。
法国革命后,政党报纸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①拿破仑执政时期(1799一1814)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权。1804年正式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十分懂得报纸的威力,认为“一张报纸抵得上二千毛瑟枪”,因而严格控制报业。他恢复了出版许可证制度,在各报馆设立了新闻检察官。1800年时把巴黎72家报刊大部分取缔,只留下13家。1804年称帝后只准许保留四家,这四家官报是:《篇言报》、《巴黎日报》、《帝国日报》和《法兰西公报》。而且它们的所有权全都收归政府所有。他又规定巴黎之外每省只准许出版一种报纸,而且政治新闻都得仿抄《篇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