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896中外政治思想史之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述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答案】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其目的是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

(1)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深受英国和罗马共和国历史经验的影响。孟德斯鸠对罗马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深得其共和精神的实质。他认为罗马共和国强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通过将权力分配给人民、元老院和高级官吏避免了权力的滥用。孟德斯鸠早年研究洛克的分权理论,后来又旅居英国多年,实地参观英国议会,听取议员辩论,对英国式的公权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孟德斯鸠本人也承认他的分权理论是以英国为原型建立起来的。

(2)孟德斯鸠认为,一定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利”。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分权,孟德斯鸠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即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是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3)孟德斯鸠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分权学说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分权,孟德斯鸠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即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是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4)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以孟德斯鸠的分权与政治自由的基本理论为蓝本。美国宪法也是以其分权理论为指导原则而制定的,使分权理论第一次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2. 评论英国政治思想家斯宾塞的社会平衡论。

【答案】平衡论认为:哲学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应用哲学是针对个人应用的大众哲学。应用哲学平衡论一一新平衡论,即研究事物发展如何趋向平衡的大众哲学。法国的孔德先生和英国的斯宾塞先生所主张的哲学方面的“平衡论”,亦称“均衡论”。这个观点主要是“把事物发展的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理论”。他们认为:平衡和渐变是正常的,不平衡则是反常的。我们认为:平衡、渐变、不平衡和突变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考虑其正常与否,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依“准平衡”全方位看问题、相机而定,而不应只是从一个方面失考察。

平衡论,又称“均衡论”,是指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把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其主

要代表为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用牛顿的机械力学和均衡律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宣称均衡不仅是运动、进化的必然性,也是运动进化的起点。平衡论把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绝对化,认为均衡、渐变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正常的基本状态,相反,运动、变化和发展则成了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渐变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 平衡论否认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把相对统一绝对化,平均看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政治上,平衡论主张阶级调和,否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否认社会革命,是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只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事物内部有主要和次要矛盾之分,矛盾双方也有主次方面之分。它们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事物的发展遵循着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循环不己的过程。所以说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坚决反对平衡论,反对机会主义的调和论和折衷主义。但是,平衡又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状态,积极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及其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平衡论的错误在于把相对的平衡绝对化。

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霍布斯为主权者规定了哪些义务?

【答案】霍布斯认为主权者的义务或根本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具体义务如下:

(1)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因为权力是主权者履行其义务的工具,没有权力就不可能对人民的安全实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君主一定要保持主权的完整,如果将其中任何一种让渡给别人或加以放弃,都是和他的义务相违背的。

(2)教育人民。为了让人民了解他们的基本权利的根据与理由,主权者有义务教育人民。主权者有义务教导人民遵守秩序,服从主权者,学习正义之德等内容。

(3)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这一义务要求主权者应该制定良好的法律,既为人民利益所需,又清晰明确。君主要符合自然法,依据法律来治理人。另外,人民的安全要求具有主权的个人或议会对所有等级的人应该平等施法,公平征税。

(4)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人民的一切财产、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主权者,主权者有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财产权加以确定和保护。霍布斯强调,主权者只有在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时,才对人民的财产具有最高所有权,主权者如果作为私人利益的代表,就对人民的土地、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主权者如果为了私利而侵害人民的财产,那么人民就可以到法院,像对待一个普通的臣民一样对主权者提出诉讼。

4. 早期基督教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会以其独特的教会组织及其由此造成的独特的教会与国家间的关系,对西方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政治思想的发展来说,基督教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了

西方人认识政治问题的方式和对待政治问题的态度。

(1)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基督教进一步把人的目光引向来世和天国。基督教信仰把现实的世俗世界视为他们精神朝圣旅程中的一个短暂的寓所或涤罪所,灵魂得救才是他们真正追求的目标。这种大大降低了国家和政治生活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它也使基督徒以一种冷漠、陌生与疏远的心态看待国家。他们只给予国家有限度的承认,有条件的肯定。基督教神学关注对上帝的认识,关注灵魂得救问题,政治问题只在‘已的兴趣的边缘。

(2)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

①基督教开始将神的权威与政府的权威分离,并将神的权威置于人间权威之上,而世俗的政治权威就被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②在基督教信仰中,含着根深蒂固的对世俗权威的怀疑和厌恶,他们对世俗政府仍保持着一定距离,并带着怀疑、批判的跟光来看待它。它承认国家有执行社会正义、抑制罪恶的使命,但认为它的起源是恶的。

③基督教肯定服从世俗权威是信徒的义务,君主是人而不是神,但他掌握的世俗政府的权力来自上帝,其性质是对人的罪恶本性的一种控制和弥补。

(3)形成了关于人的新观念基督教也改变了西方人的自我意识,改变了关于人的观念。人的灵魂或精神是其本质的方面,人的得救只关系到人的灵魂,与人的世俗地位及其它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作为基督徒,大家在上帝面前,具有平等的人格。基督教的平等思想是西方平等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5. 分析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基本思想。

【答案】洛克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公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1)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一切权力和管理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在平等之上,人们形成了人类互爱,并建立了人们相互之间应有的种种义务,并引申出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

(2)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洛克认为,人们在还没有进入人类社会之前就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保有的,根据自然法而来的。在这些权利当中,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生命的权利,即安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因此,论证财产权成为洛克自然权利理论的一个核心。

(3)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洛克以劳动起源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的合理性。洛克认为,财产权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并使它脱离自然所安置的状态,正是劳动使得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一部分成为财产权成为金这一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