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题库>神经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50岁,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近半年步行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体检:双下肢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治疗上应首先选用()

A . A.泼尼松
B . 大剂量维生素B12注射
C . 维生素B1
D . 维生素B6
E . 单独应用叶酸

男,58岁,突然不能言语2h,无头痛呕吐。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则服药。体检:血压160/90mmHg,能按照医师的指令动作但不能说话,表现为运动性失语。脑神经正常,右上肢肌力4级,腱反射略活跃,巴宾斯基征阴性。病灶定位在() A.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优势半球角回。 男性,18岁,因面部浮肿2天来诊。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BP127/100mmHg,尿常规:Pro++++,RBC8~10/HP,Hb146g/L,下一步应该() 低盐饮食。 应用利尿剂。 给予降压药。 给予青霉素。 口服潘生丁。 女性,28岁,3年前上呼吸道感染1天后出现肉眼血尿。查血压150/90mmHg,尿蛋白+++,RBC满视野,肾功能正常,病理诊断为IgA肾病,伴1/3肾小球硬化,部分小管轻度萎缩,扩张。下列哪项因素与其预后判断关系不大() 血压是否增高。 肾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其恶化程度。 血尿程度。 肾活检中肾小球硬化和小管改变程度。 蛋白尿量多少。 女,18岁,突感咽痛,下肢浮肿,腹水征阳性,尿蛋白大于5g/L,红细胞0~3/HP,白细胞0~2/HP,尿FDP(-),此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继发性醛固酮及ADH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心功能不全。 男,50岁,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近半年步行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体检:双下肢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诊断考虑为() A.脊髓压迫症。 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空洞症。 男,50岁,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近半年步行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体检:双下肢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治疗上应首先选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