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沈从文宣称其创作宗旨为表现人性之“常”,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沈从文的作品表现人性之“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湘西”代表人性的完善
在沈从文的记忆中,故乡湘西以敞开的状态嵌进了他的“生命”之中。湘西所能代表的是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2)纯美少女代表人性的纯真
纯美少女形象提供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展现了最纯真的人性美。《边城》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表现了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著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也衬托出了作者心向往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
(3)男性形象代表人性的活力
男性形象代表生命的野性和活力,任其自由地舒展。其主要特征就是豁达洒脱、英勇强悍、不驯服、有血性。《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中的七个野人勇敢如狮,徒手可以搏野猪,以歌以酒以情以爱使生命自由舒展,他们做工吃饭,在世界上自由的生活,在欢喜中过日子,也可以为捍卫苗家最后一块边地不受“官”的污染,发誓必将最后一滴的血流到这反抗。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正是湘西这群凡夫俗子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野和蛮,是一种神秘的“魔性”生命力,它坚不可摧、撼人心魄。
(4)原始情欲代表人性的健全
沈从文小说最能传达和表现生命原始精神的是不受物质功利污染、不受道德规矩的约束、不带任何放纵官能的原始情欲和性爱,使人类的原始生命精神在性的自然融合中得到最彻底的释放。从这个世界里,他并不是发现了性的放纵,而是在情欲奔放之中发现了健全的人性,发现了生命与力。代表作主要有《龙朱》《神巫之爱》《月下小景》《雨后》《采藏》等等。
2. 怎样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
【答案】《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在取材和写法上不同于《呐喊》和《仿徨》,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总集。《故事新编》艺术特色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服务,从而使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正确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就必须从正确对待它的利弊入手。
(1)从“油滑”有利的方面看
①“油滑”对人物刻画有利
a. “油滑”对“坏种”性格的刻圈方面。如《采薇))里小穷奇,一边对伯夷叔齐施行搜身,
一边还大谈“海派会‘剥猪锣’,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些玩意儿的”,暴露出现代洋场恶少的嘴脸。
b. “油滑”能从侧面烘托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通过古衣冠的小丈夫,读者可以看到女蜗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可贵的思想品格。通过对曹公子的言行描绘,能反衬墨子求实、机智的性格特点。
②“油滑”能突出针贬现实的主题,加强了作品的战斗性和政治意义
《理水》中正反人物的对比,有助于表现“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和无耻”的思想内容,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丁有力的干预。鲁迅在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塑造犷典型的人物形象。
(2)从“油滑”不利的方面看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影响乃至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的完整。《不周山》主要描写了女蜗创造人类和炼石补天的神话,气势雄浑,画面非常优美,而当中却穿插了古衣冠的小丈夫,让他无耻地骂女蜗。这就和神话故事的情调显得极不协调,对艺术描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故事新编》的“油滑”是有利有弊的。
3. “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的相同点。
【答案】“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鲁藜、绿原和牛汉等。中国新诗派又称为“九叶诗派”,它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思想方面
①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坚守和发展
a. 七月诗派的奠基人艾青,坚持并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流派“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了其“幼稚的叫喊”,吸收了浪漫主义浓烈的抒情和象征主义鲜明的意象艺术,完成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综合的任务。
b. 九叶诗派理论家袁可嘉则针对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诗坛存在的感伤和说教的弊病,提出“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则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因而,九叶派在坚持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也充分坚持了现实主义精神。
(2)艺术方面
①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体现出朴实明朗的特点
两派除大量的铺叙、描写和直抒胸臆外,也多用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段,但是这些修辞往往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因而修辞的核心是十分清晰的。如鲁藜的《泥土》,选用了“珍珠”和“泥土”两个贴切的比喻,在鲜明的对比中表达了要平凡不要自视珍贵的人生哲理。如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就是借助秋原上金黄稻束这个客观的意象来象征“疲倦的母亲”。
②强调拥抱真实的生活,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
九叶诗派通过自己“对于现代诸般现象的深刻而实在的感受”,来反映现实生活,他们对于诗歌的审美原则建立在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在七月诗派中,诗歌主体投身于火热的斗争生活,是神圣抗日战争的实际战斗者、参与者,同时又在现实的对象上染上了个人浓烈的情绪色彩,实现完整的情绪世界的拥抱。
4. 简述无政府主义文化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答案】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惟一明确宣称“我是一个安那其主义者”,并长期参与无政府主义实际政治生活的作家。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揭露封建主义的危害及其吃人的本质
由于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封建礼教与巴金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因此,批判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封建礼教成为巴金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巴金的主要文学成就也是在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如《家》《春》《秋》《春天里的秋天》《雾》等,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和无情的批判。
(2)深刻反映反动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
无论是旧的封建统治还是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都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残酷的现实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相距甚远。因此,揭露反动统治者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反映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也一直是巴金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雾》《雨》《电》等。
(3)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是历代中外作品都热衷表现的。在当时,对反动统治下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进行描写和歌颂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巴金在《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爱情三部曲”中所塑造的这类人物如杜大心、王学礼、陈真、吴仁民、敏等,都在当时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4)宣扬无政府主义思想对青年的影响
为了宣传无政府主义,巴金还在其文学作品中宣扬无政府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在《家》中,他描写了青年们都狂热地去看宣扬无政府主义观念的《夜未央》的情景。
二、论述题
5. 试论京派小说。
【答案】(1)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以后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地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在沈从文前后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活力的小说家,如废名、芦焚等,冉加上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两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文学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