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20建筑理论基础[专业硕士]之建筑构造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答案】
图 变形缝构造
(a )外墙;(b )内墙;(c )外墙;(d )内墙
2. 简述饰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答案】饰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有:
(1)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为了保证饰面不至于开裂、起壳、脱落,要求基层具有足够承载力。饰面变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使用。
(2)基层表面必须平整
饰面层平整均匀是达到美观的必要条件,而基层表面的平整均匀又是使饰面层达到平整均匀的重要前提。为此,对饰面主要部位的基层,如内外墙体、楼地板、吊顶骨架等,在砌筑、安装时必须平整。基层表面凹凸过大,必然使找平层厚度增加,且不易找平。厚度不一不仅浪费材料,还可能因材料的胀缩不一而引起饰面层开裂、起壳,甚至脱落,同时影响美观、使用,乃至危及安全。
(3)确保饰面层附着牢固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表面应牢固可靠。但实际工程中,不论地面、墙面还是顶棚,到处可见饰面层出现开裂、起壳、脱落现象,常常是由于构造方法不妥和面层与基层材料性能差异过大或粘结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所致,所以应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饰面材料采用不同材料的基层和相应的构造连接措施,如粘、钉、抹、涂、贴、挂等使其饰面层附着牢固。
3. 楼梯扶手、栏杆与踏步的构造要求?
【答案】(1)扶手
楼梯扶手常用木材、塑料、金属管材(钢管、铝合金管、铜管和不锈钢管等)制作。
①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具有手感舒适,断面形式多样的优点,使用最为广泛。木扶手常采用硬木制作。塑料扶手可选用生产厂家定型产品,也可另行设计加工制作。
②金属管材扶手由于其可弯性,常用于螺旋形、弧形楼梯,但其断面形式单一。钢管扶手表面涂层易脱落,铝管、铜管和不锈钢管扶手则造价高,使用受限。
(2)栏杆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板式、混合式等类型。
①空花式楼梯栏杆以栏杆竖杆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常采用钢材制作,有时也采用木材、铝合金型材、铜材或不锈钢材等制作。这种类型的栏杆具有重量轻、空透轻巧的特点,是楼梯栏杆的主要形式。
②栏板式取消了杆件,免去了空花栏杆的不安全因素,无锈蚀问题,但栏板构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能承受侧向推力。栏板材料常采用钢丝网(或钢板网)水泥抹灰栏板、钢筋混凝土栏板等,常用于室外楼梯。
③混合式是指空花式和栏板式两种栏杆形式的组合,栏杆竖杆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栏板则作为防护和美观装饰构件,其栏杆竖杆常采用钢材或不锈钢等材料,其栏板部分常采用强度较高的轻质美观材料制作。
(3)踏步
楼梯人流量大,使用率高,在考虑踏步面层装修做法时应选择耐磨、防滑、美观、不起尘的材料。根据造价和装修标准的不同,常用的有水泥豆石面层、普通水磨石面层、彩色水磨石面层、地面砖面层、大理石面层、花岗石面层等。
4. 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案】砖混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双向承重、局部框架承重几种方式。
(1)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纵墙承重方案是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2)两种方式相比较,前者适用于横墙较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后者的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房屋刚度较差。
(3)将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称为纵横
墙承重。该方式可以满足空间组合的需要,且空间刚度也较大。
(4)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称为半框架承重。因其整体性差,现已少用。
5. 设计吊顶应满足哪些要求?吊顶由哪几部分组成? 注意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跨度、间距等)。
【答案】(1)设计吊顶应满足的要求
要满足建筑声学、保温隔热、清洁卫生、管道敷设、室内美观等要求。
(2)吊顶的组成部分
吊顶按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屋架下吊顶和混凝土楼板下吊顶,按基层材料分有木骨架吊顶和金属骨架吊顶。吊顶的结构一般由基层和面层两大部分组成。
(3)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
主龙骨通过吊筋或吊件固定在屋顶(或楼板)结构上,次龙骨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主龙骨上。龙骨可用木材、轻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其断面大小视其材料品种、是否上人(吊顶承受人的荷载)和面层构造做法等因素而定。主龙骨断面比次龙骨大,间距通常为lm 左右。悬吊主龙骨的吊筋为68〜声10钢筋,间距也是lm 左右。次龙骨间距视面层材料而定,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为300〜500mm ; 刚度大的面层不易翘曲变形,可允许扩大至600mm 。
6. 楼板隔绝固体声的方法有哪三种?绘图说明。
【答案】(1)在楼盖面铺设弹性面层,以减弱撞击楼板时所产生的声能,减弱楼板的振动(如图a )。
(2)设置片状、条状或块状的弹性垫层,其上做面层形成浮筑式楼板(如图b )。
(3)结合室内空间的要求,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吊顶),使撞击楼板产生的振动不能直接传入下层空间(如图c )。
(a )
(b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