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724建筑理论综合之建筑构造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有哪些?各层如何做法?卷材防水层下面的找平层为何要设分隔缝?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在构造层次及做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基本构造层次

卷材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按其作用分为顶棚层、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①结构层

多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可以是现浇板,也可以是预制板。

②找平层

a. 卷材防水层要求铺贴在坚固而平整的基层上,以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因而在松软材料及预制屋面板上铺设卷材以前,都需先做找乎层。

b. 为防止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分格缝的宽度一般为5〜20mm , 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 屋面板为预制装配式时,分格缝应设在预制板的端缝处。分格缝上面应覆盖一层200〜300mm 宽的附加卷材,用粘结剂单边点贴,以使分格缝处的卷材有较大的伸缩余地,避免开裂。

③结合层

结合层的作用是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和高分子卷材通常采用配套的卷材胶粘剂和基层处理剂作结合层。

④防水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做法有冷粘法和热熔法两种,冷粘法是用胶粘剂将卷材粘结在找平层上,或利用某些卷材的自粘性进行铺贴。

⑤保护层

设置保护层的目的是保护防水层,使卷材在阳光和大气的作用下不致迅速老化,同时保护层还可以防止沥青类卷材中的沥青过热流淌,并防止暴雨对浙青的冲刷。

(2)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

①上人屋面

不上人时,改性浙青卷材防水屋面一般在防水层上撒粒径为1.5〜2_的石粒或砂粒作为保护层;高分子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屋面等通常是在卷材面上涂刷水溶型或溶剂型浅色保护着色剂,如氯丁银粉胶等。

②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面的保护层有着双重作用,既保护防水层又是屋面面层,因而要求保护层平整、耐磨。做法通常是在防水层上先铺设10厚低强度等级砂浆隔离层,其上再用现浇4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或用20厚聚合物砂浆铺贴缸砖、大阶砖、混凝土板等块材。

2.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3. 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几种?其组成如何?

【答案】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四种形式。

(1)全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2)半现浇式框架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 (3)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 (4)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梁、柱和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在梁的上部及梁、柱节点处再后浇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

4. 预制装配式楼梯的构造形式?

【答案】预制装配式楼梯由梯段、平台梁和平台板构成。

(1)梯段

①梁板式梯段

梁板式梯段由梯斜梁和踏步板缉成。-般在踏步板两端各没一根梯斜梁,踏步板支承在梯斜梁上。

踏步板断面形式有一字形、80mm 。 形、形、三角形等,断面厚度根据受力情况,约为40〜

形断面,但构件制作较复杂。梯斜梁一般为矩形断面,为了减少结构所占空间,

也可做成

②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整块或数块带踏步条板,其上下端直接支承在平台梁上。由于没有梯斜梁,梯段底面平整,结构厚度小,其有效断面厚度可按L/30〜L/20估算,由于梯段板厚度小,且无梯斜梁,使平台梁相应抬高,增大了平台下净空高度。

(2)平台梁

为了便于支承梯斜梁或梯段板,平衡梯段水平分力并减少平台梁所占结构空间,一般将平台梁做成形断面,其构造高度按L/12估算(L 为平台梁跨度)。

(3)平台板

平台板可根据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槽板或平板。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台上有管道井处,不宜布置空心板。平台板一般平行于平台梁布置,以利于加强楼梯间整体刚度。当垂直于平台梁布置时,常用小平板。

5. 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答案】(1)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 确定梯段宽度a ,

宽A 进行调整。

(2)

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

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

, 和楼层平台宽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检验如不能满足,可对L 值进行调整(即调整b 值)。必要时,同时检验其通行能力是否满足紧急疏散时的人流股数要求,如不能满足,则应对梯井宽C 或楼梯间开间净则需调整B 值。

6. 楼盖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案】(1)楼盖层的基本组成

楼盖层由面层、楼板、顶棚三部分组成。

①面层

又称楼面或地面,起着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对室内有很重要的清洁及装饰作用。

②楼板

它是楼盖层的结构层,一般包括梁和板。

③顶棚

是楼盖层的下面部分。据其构造不同,有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和吊顶棚三种。

(2)楼盖层的设计要求

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①楼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