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州大学建筑学院887建筑原理与构造建筑构造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基本施工工序。

【答案】(1)先张法基本工序

①在台座(或钢模)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并用夹具临时固定;

②支模并浇灌混凝土;

③养护混凝土(一般为蒸汽养护)至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切断预应力钢筋。

(2)后张法基本工序

①浇筑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

②养护混凝土到规定强度值;

③在孔道中穿筋,并在构件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

④张拉端用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并在孔道内压力灌浆。

2. 抹灰时为何要分层操作?普通装修各层的厚度如何,作用如何?

【答案】(1)为保证抹灰牢固、平整、颜色均匀和面层不开裂脱落,施工时须分层操作,且每层不宜抹得太厚,外墙抹灰一般在20mm ~25mm ,内墙抹灰在15mm —20mm 。

(2)普通标准的装修,抹灰由底层和面层组成。采用分层构造可使裂缝减少,表面平整光滑。底层厚10m15mm , 主要起粘接和初步找平作用。施工上称刮糖;中层厚5mm —12mm , 主要起进一步找平作用;面层抹灰又称罩画厚.3mm —5mm ,主要作用是表面平整、光洁、美观,以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

3.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

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4. 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案】砖混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双向承重、局部框架承重几种方式。

(1)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纵墙承重方案是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2)两种方式相比较,前者适用于横墙较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后者的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房屋刚度较差。

(3)将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称为纵横墙承重。该方式可以满足空间组合的需要,且空间刚度也较大。

(4)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称为半框架承重。因其整体性差,现已少用。

5. 楼板隔绝固体声的方法有哪三种?绘图说明。

【答案】(1)在楼盖面铺设弹性面层,以减弱撞击楼板时所产生的声能,减弱楼板的振动(如图a )。

(2)设置片状、条状或块状的弹性垫层,其上做面层形成浮筑式楼板(如图b )。

(3)结合室内空间的要求,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吊顶),使撞击楼板产生的振动不能直接传入下层空间(如图c )。

(a )

(b )

(c )

图 楼板隔绝固体传声构造

(a )弹性面层隔声构造;(b )浮筑式楼板隔声构造;(c )吊顶棚隔声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