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818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货币需求? 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答案】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要,或者说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人们在一定时期可以各种形式拥有其有限的财富,他以货币形式拥有的财富多些,则以其他形式(如实物资产及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拥有的财富就会少此。拥有其他形式的资产会带来收益,而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通常不会带来收益(比方说1万元钱放在手中哪怕10年也仍只是1万元)。人们宁可把不能生息的货币贮存在手边,也不把货币换成能带来收入的资产,按凯恩斯的观点,是出于以下几种动机:
(1)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指家庭或厂商为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它产生于人们收入和支出的非同步性。如果收入和支出时间是完全同步的,那么就不会需要留有闲置的货币。如人们的货币收入通常是按月、按季甚至按年获得的,但支出都是经常不断的,这就产生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2)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指人们为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如人们为应付疾病、工伤事故和其他不测事变而需要留些货币在身边。
(3)投机性需求,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所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例如,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时,需要及时买进债券,以便以后卖出时得到收益,这样就产生了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2.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 )而不是y=c+i+g+tr +(x-m )?
【答案】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政府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造成总需求的重复计算。
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答案】(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违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两者分别从
个体和总体分析了经济的运行状况,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个体行为的分析。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
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而,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②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③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4. 核算中存货投资的定义是什么? 它在核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存货投资也称净存货,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等于年终的存货量减年初的存货量的差额。存货投资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存货投资为减少)
正表示该年度的存货有所增加,而存货投资为负表示上一年的部分或全部存货在该年度中被销售出去。
(2)存货投资在核算中的作用为:如果存货投资为正,那么表示该年度有新生产的未售出的产品,而GDP 衡量的是产品产量,而不是销量,因此应该计入GDP ; 如果存货投资为负,表示的是过去生产的产品的减少,而不是本期产量的增加,因此不应计入GDP 。
5. 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画图说明。
【答案】IS 曲线上的点都是能够实现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IS 曲线右上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供给,IS 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需求。下面结合图分析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图 IS 曲线右上方的点的经济含义
如图所示,A 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与IS 曲线上的B 点利率水平相同,与IS 曲线上的C 点收入水平相同。A 点与B 点利率水平相同,则反映到图下图中体现为对应的A' 、B' 在同一条AD 曲线上。将A 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垂直下拉到AD-y 坐标系中,可见在该收入水平上,对应着AD 曲线上的A' 点。在A' 点上,存在着AD 6. 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答案】当采用定量税征收税收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可以看出,,税收乘数,,即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十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其原因在于: 政府购买增加直接增加总支出。但是,减税或者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只会使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样数额,而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只有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是用来增加储蓄的。因此,同等数额情况下,减税或者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没有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大。 二、论述题 7.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差异何在? 【答案】(1)20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力一程式,也被称为费雪力一程式。这一力一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