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628土地管理综合考试之土地经济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使用权
【答案】土地使用权是指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2. 地租
【答案】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3. 建筑物
【答案】建筑物是指一种地上定着物。建筑物的具体内涵不同。广义的建筑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狭义的建筑物仅指房屋。
4. 土地权属管理
【答案】土地权属管理是指国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一种管理,其中包括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必要限制。
二、简答题
5. 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包括: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
(3)土地投机。
6. 引起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引起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改良一一不是自然增值;
(2)外部经济一一道路、公园、广场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3)需求增加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4)通货膨胀一一不是增值而是保值:
(5)房地产使用管制改变(用途、容积率)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7. 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答案】我国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
(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
(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
(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
(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
(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
(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8. 简述实现土地管理目的与任务的主要手段。
【答案】实现土地管理目的与任务的主要手段包括:
(1)立法手段;
(2)经济手段;
(3)技术手段;
(4)行政手段;
(5)政策手段;
(6)计划规划手段;
(7)司法手段;
(8)教育和科研手段。
三、论述题
9. 试述开放土地市场的必备条件。
【答案】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土地市场的建立,也同样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更何况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就更加严格。这些条件主要是;
(1)清理地产、明晰权属。进入市场的土地,要求权属关系清楚,且具有法律效力。土地一经转移,如若地籍不明,则难以管理。解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放松了地籍管理,加之60, 70年代土地平调频繁,城乡土地权属比较混乱,这就要求对城乡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恢复和建立地籍管理制度,须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证书,建立土地档案,搞清土地权属,为开放土地市场创造基础条件。
(2)对城乡用地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估。地价的形成是土地市场的关键,而地价的高低,又关系到土地市场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只有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估,地产交易的地价确定才具有科学依据。否则,地价必然混乱失控,这既不利于地价及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土地市场的发
展。
(3)硬化国有企业预算,培育市场主体。在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因而,土地使用权的买卖、交易双方绝大多数是公有企业,其中又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使用经营者,因此,企业的最终所有权是国家的。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资料是依赖国家平价调拨,经营亏损也要由国家负担,企业预算一直处于软约束状态。在这种体制下,土地价格的高低与企业盈亏无关,从而使企业在土地市场中不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及土地的真实价值来确定地价,必然导致地价畸形与扭曲。只有割断企业同国家之间这种供给式的关系,硬化企业的预算,才有利于土地市场的健康发育。
(4)完善金融市场,发展土地金融业。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地产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产业,没有银行支持难以进行。只有土地金融业发展起来,土地市场才能繁荣兴旺。
(5)完善土地法规及地政管理机构。为了建立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保护地产投资者利益及交易双方的权益,解决地产纠纷,抑制地产投机,引导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等,都需要建立配套的土地法规,同时,也要建立与土地市场相适应的地政管理机构。地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面向市场,需要有决策机构和分工细密的执行机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