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09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教育
【答案】网络教育又称为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2. 教育技术
【答案】广义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设施等及相应的软件; 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3.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4.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5. 学习环境
【答案】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
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6. 教学设计
【答案】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己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7. 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包括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等;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 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 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和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 其中,前三部分构成了学习风格的心理性层面,后两种则构成了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
8.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9. 信息技术
【答案】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10.Portals
【答案】中文意思为门户。是指集成了多样化内容服务的Web 站点,又称为网络门户。现在通常认为网络门户就是网上浏览者的出发地点,人们经由这道门进入网络世界,也可以看作上网的“启动港”,上网第一站。
二、简答题
11.“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答案】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想在其中找一条具体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因此有人感叹“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现象关键是没有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网络中的数据资料没有有效而及时的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被处理后变成信息,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而知识是让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抽象的、逻辑的东西。知识是需要通过信息使用归纳、演绎得方法得到。所以,只有庞大的数据资料是没有价值的,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继而变成有用的知识。
②个人缺乏Internet 信息搜索能力,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的影响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对每个社会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搜索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如果没有上述技能就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而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2)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①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a. 利用己有的网上检索下具。如使用Google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字(及其组合)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和链接。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站点或页面时,注意它们推荐的站点或链接的网页,参考价值很高。
c. 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如报纸、杂志、专业期刊、相关手册等印刷媒体所推荐的站点都是经过作者使用和评价过的,查准率较高。
②熟悉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a. 信源己确定时。在浏览器上直接输入网址。
b. 信源未确定时。可通过搜索引擎或依据分类逐层进入,或依据查询路径输入查询关键字。 c. 链接。根据网页中的链接进入其他相关站点,如此查下去,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有价值的网址信息。
12.结合自身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的理解。
【答案】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都是对学习者学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