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8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外部因素
①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着公共部门的体制,政治权威决定着行政权威,所以,国家的政治稳定,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是公共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公共服务高效化的前提。
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物质基础,公共部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相适应。公共部门组织体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公共部门绩效。
③社会因素。a. 社会团体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比如各种利益集团对行政效率影响就很大; b. 社会风气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党风、政风以及公众整体效率意识,都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
④地理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着该地区的交通、由日政、电信等事业的发展条件,也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因素。
⑤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中,能否大幅度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情况。
(2)内部因素
①组织因素。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组织因素主要有:a 公共部门的设置; b. 职位的设置; c. 公共管理各环节
的衔接。
②人员因素。在各管理要素中,人是最为关键的。人员因素对公共部门绩效有直接影响。a. 人与事的关系。能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 b. 公共管理者素质。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
2. 什么是组织学习与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有什么特点?
【答案】(1)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①组织学习是指寻求并提高组织成员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其决策不断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过程。组织学习是组织为了促进自身的长期效能与生存发展,而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对其基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结构和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获取一种面对各种问题持续改善的能力。在组织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组织学习绝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加合。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交互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组织文化的
构建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特征。
②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在组织成员、工作团体和整个组织。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学习的结果将会导致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a. 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负担学习的组织; b. 学习型组织是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 c.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未来能量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①领导者能采取风险承诺及试验性的模式;
②分权式的决策:③对学习能力进行技术性的记载并审核; ④有系统地分享信息,并将其运用于工作实务上; ⑤对员工的创见予以奖赏,并形成一套制度; ⑥对长期的成果以及对他人工作之影响等均能作深入的考虑; ⑦经常运用跨功能性(cross-function )的工作团队; ⑧从日常工作的经验中提供员工学习的机会; ⑨培养出回馈与坦诚的组织文化。
3. 公共部门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
【答案】公共部门进行绩效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落实。公共部门对公民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上负主要责任:①政府的支出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并按正当程序支出; ②资源必须有效率地利用; ③资源必须用于达成预期的结果。上述这些责任都要求存在某种对绩效评价的方式。如果不能测评政府的绩效,那么就很难知道公共部门是否负起了责任。因此,从实现和落实责任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是重要的。
(2)利害关系人的期望。公共服务具有各种各样的顾客,他们并非是对同一结果感兴趣,公共管理者经常面临着困境,特别是满足了一部分顾客的要求,可能使另一部分人感到不满。利害关系人都希望政府的公共政策满足他们的利益。绩效衡量是衡量是否满足不同顾客要求的一个方法。
(3)对结果导向的强调。在现阶段,公共管理更讲究“结果导向”而非程序、规则导向。传统上公共行政比较强调只重视过程、投入,不重视结果,往往导致形式主义,浪费和官僚主义。公共管理认为程序和规则固然重要,但最后是否产生好的结果,是否满足公民需求则显得更为重要。
(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要求。过去几乎所有的公共部门都进行公务员的个人绩效评估,但在个人与组织互动日益密切的情况,仅仅进行个人绩效评估是不够的,个人绩效的提高并不完全导致组织绩效的提高,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
4.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异同? 你认为私部门的管理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吗? 为什么?
【答案】(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异同
①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相同之处
a ,都需要政策管理,包括制定目标规划、实施方案、执行与评估问题;
b. 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如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等,
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
②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差异
a. 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 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是非公权力的行使,即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的行使。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往往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b. 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 私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仍具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c.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 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
d. 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为实现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日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作用,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 私领域的管理更多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e. 政府与市场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异之处在十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 而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第二,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胜; 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第三,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 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第四,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 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f ,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政府治理中的理性也往往是多元理性,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和抉择; 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2)对借鉴私部门管理方法的看法
我认为公共部门管理可以借鉴私部门的一些管理方法,如民营化、顾客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