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886软件工程综合基础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 )的原理来设计软件。

A. 运筹学

B. 工程学

C. 软件学

D. 数学

【答案】B

【解析】为了解决软件危机,通过采用软件工程来指导软件的设计。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

2. 软件维护是保证软件正常、有效的重要手段,而软件的下述特性中,( )有利于软件的维护。

①可测试性

②可理解性

③可修改性

④可移植性

A. 只有 B. C.

D. 都有利

【答案】D

【解析】软件的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理解性、可移植性都对维护起很重要的作用。

3. 结构化设计方法一般也称为面向( )的设计。

A. 数据流

B. 数据编码

C. 数据库

D. 数据结构

【答案】A

【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也称为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信息流的类型决定了映射 的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的目标是给出设计软件结构的一个系统化的途径。

4. 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 )。

A. 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 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 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答案】A

【解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方法是以瀑布模型为基础的,瀑布模型将软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

5.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措施,它的实施应该在( )。

A. 程序编程阶段

B. 软件开发全过程

C. 软件允许阶段

D. 软件设计阶段

【答案】B

【解析】测试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所以软件测试贯穿在整个软件开发期的全过程。

6. ( )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是从系统的外部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

A. 用例图

B. 类图

C. 合作图

D. 状态图

【答案】A

【解析】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行为者所理解的系统功能,它不涉及系统内部复杂的功能实现。用例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它描述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所达成的共识。

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随着上移,驱动模块逐步减少,测试开销小一些

B.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设计测试用例

C.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D.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使低层模块的错误能较早发现

【答案】D

【解析】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8. 重载( )。

A. 实现多态性的方法之一

B. 重命名

C. 更改其名字

D. 解决多继承带来的命名冲突问题的方法之一

【答案】D

【解析】重载是可使函数、运算符等处理不同类型数据或接受不同个数的参数的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多继承带来的命名冲突问题。

9. 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须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来提高( )能力。

A. 组织软件

B. 软件质量

C. 设计软件

D. 开发软件

【答案】D

【解析】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开发的软件质量很高,即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能提高开发软件的能力。

10.原型的使用和开发过程,叫作( )。

A. 原型期

B. 原型生存期

C. 原型周期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模型,它是増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的使用和开发过程叫作原型生存期。

二、综合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