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20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2.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3.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
4.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二、简答题
5. 试述普通话韵母的结构。下列各字音的韵母结构是怎样的? 试用表加以分析。
航海 表扬 安全 队伍 霞光 流水
【答案】
6. 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对于交流思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作用,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例如“望见、瞻仰、看”这一组同义词,分别用在下文的不同的句子里,就表达出不同的情景和感情。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刚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
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
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刚铺成的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来仔细瞻仰纪念碑。(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在这段文字里,“望见、看、瞻仰”都有“使视线接触”的意思。未进广场,离纪念碑还远,当然用表示“远看”的“望见”。为了强调纪念碑上的八个金色大字清晰耀眼,为了避免重复、呆滞,换用了“看”。为了表达走到近处怀着崇敬心情的观看,就用了“瞻仰”。
(2)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中有这样一段:“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41页)其中,“望即以此为准”就..
是“希望就拿这个作标准”。前者是书面语词,后者是口语词。这是一个“训令”,要求措辞郑重、严肃,选用了书面词语,“训令”特有的风格特点就显示出来了。
(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例如,无论有几十桩毛病,几百条缺点,但是到了是非黑白的紧要关头,爱和憎是强烈而鲜....
明的。(袁鹰《蓦然回首》)
上例中的“毛病”与“缺点”是一组同义词,分别用在上下文里,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4)可以使语气委婉
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例如,把“经济落后的国家”委婉地说成“发展中国家”,把“死”说成“老了”等。
(5)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例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袁鹰《井冈翠....
竹》)
三、分析操作题
7.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并分析音节结构
例:
(1)规
(2)知
(3)确
(4)音
(5)光
【答案】
8.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包括兼类词),并举例说明原因。
(1)大家
(2)西式
(3)水灵
(4)经过
(5)角(ji ǎo )
【答案】(1)“大家”是兼类词。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代词。作名词,如“他是一位大家”,表示人,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作代词,可以代指人,如“大家一起去郊游”。
(2)“西式”是区别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如“他是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