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学位]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行政

【答案】社会行政是指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社会行政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狭义的社会福利行政是政府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依照国家的立国思想、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在其辖区内的有关社会福利的措施。广义的社会福利行政则是针对全体人民的,是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有关社会福利的各种措施。

2.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案】微观社会行政是指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3. 倡导者

【答案】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的行为,并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使其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4. 支持者

【答案】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5. 社会个案工作

【答案】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十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6. 结果评估

【答案】结果评估是对机构运行或服务结果的评估。结果评估关心的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以及达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社会服务的效果常包括服务的受益人数、受益人结构及影响深度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实验方法的思想。

【答案】(1)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

(2)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y )进行测试(即前测);

②引入自变量(x ),让它发挥作用或影响;

③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测);

④比较前测与后测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假设。如果有差异,则可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3)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通常将受试者分为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这两个组是随机选派的,它们的所有特征和条件都相同,只不过在实验中,实验组受到自变量的影响; 而控制组则未受到这种影响。分两个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要考察自变量X 引起的变化E 。因为即使不引入自变量,由于某些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后(几小时、几天或一年)后测的数值也肯定不会与前测的数值相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u 表示。实验组所受的影响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的因素,另一部分是由于新引入的自变量,即de=U+E。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构成是采取随机分派的原则进行的,因此实验组所受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与控制组所受的影响相等(即都等于u )。这样,实验组真正受到的自变量的影响E 应该为:E=de-U=de-dc

8. 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

【答案】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社会工作研究往往需要发现对象的独特性,这些对象除了拥有普遍需要外还面临特殊需要。

(2)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者,也很可能是研究结果的应用者。

很多研究源于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过探索之后可以为工作提供思路,社会工作者就成为研究者和成果使用者。

(3)社会工作研究旨在同情和帮助案主而非研究人员的自身满足。

社会工作研究必须真诚地关心案主,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服务,帮助进而协助他们实现自助。

(4)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及理论紧密相关。

从研究目的看,资料分析只是研究的基础,推动实务才是其主要内容。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可以整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同时推进实务和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也因此成为成果使

用者、知识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结合体。

9. 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是怎样统一的?

【答案】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统一:

(1)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通过助人活动使人与社会摆脱困境而获得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它并不能成为直接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人或群体充分调动内在或外在资源以获得充分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是通过调动人的潜能、促成各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来实现它的专业目标的。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直接目标; 其次是推动专业理论的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创新。

(3)专业目标和专业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适应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快速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不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必须建立起能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机制,以确保专业和专业教育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这个专业教育体系必须由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来完成。

10.简述小组工作互动模式的主要特点。

【答案】(1)它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

(2)互动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3)小组被看作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在小组中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

(4)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者,他不去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工作者的形象是“调解者”、“使能者”,工作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

三、论述题

11.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来源有哪此? 你如何看待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答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

(1)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的来源

①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②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

③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2)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