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临床答辩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李某,女,47岁,干部。2007年9月就诊。疲劳、头晕3年,加重1周。患者最近3年来经常自觉头晕,易于疲劳,每于月经后加重,月经量多,平素纳差倦怠,食后腹胀,便溏。1周前再值月经,加之此前父亲去世过度悲痛与劳累,月经量非常多,血色淡。神疲倦怠,食少纳差,腹胀便溏,懒言嗜卧,心悸失眠。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口唇爪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66%,RBC3.0×1012/L,Hb90g/L。血清铁浓度2.98μmol/L,总铁结合力90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麻某,女,32岁,汉族。平素体健,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后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体温不高,但无恶心及呕吐,无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右下腹持续性疼痛,疼痛拒按,喜饮冷水,不思饮食,大便2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数。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10/60mmHg。腹部平坦,无明显胃肠型及包块;腹肌无异常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叩痛,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如常,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6×109/L,N66%,CRP58mg/dl。腹部CT示:阑尾肿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段某,女,58岁,退休干部。1997年6月就诊。主因口干舌燥,烦渴多饮3年。患者平素喜吃甜食,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每天饮水至少10斤,未曾诊治。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尿有甜味,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尿常规尿糖阳性。空腹血糖:12.3mmol/L。血清糖化血红蛋白10.2g/dl。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李某,男,27岁,在读研究生。2002年9月就诊。一侧腿部因磕碰引起大片紫癜不消,继而另一侧腿部也发生大片紫癜。无其他不适。饮食睡眠尚可,口渴、尿黄便秘。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腹部多个点状皮下出血点,两腿从上到下都是连成片的紫癜,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辅助检查:PLT12×109/L,骨穿结果如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比约为3.3:1。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59.5%。各阶段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18.5%,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全片见200余个,分类细胞25个:原始巨核细胞1个,幼稚巨核细胞8个,颗粒型巨核细胞16个,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个,血小板少见。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陈某,女,63岁,教师。2002年10月就诊。患者于12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双眼睑轻度浮肿,伴腰酸、乏力,当时无尿急、尿频,无皮疹及关节痛,血压未升高,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PR0(+),BLD(-),诊断为"肾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后间断服用中草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著。10余年来,尿常规检查:PR0(++)。就诊时情况:全身浮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65/100mmHg。眼睑全身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肋下来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2×109/L,RBC3.47×1012/L,Hb118g/L,PLT173×109/L。尿常规:PR0(+),BLD(-)。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常某,男,46岁,退休工人。2007年9月就诊。2周前曾因着凉后咽痛,流涕,但未经治疗用药而愈。2周来一直工作非常繁忙,每天加班到深夜。2天前突然发热,出现眼睑水肿,尿少,为洗肉水色,继而周身水肿,皮色光亮,沉重疼痛,嗜睡,厌食,腰酸,咳嗽咯痰。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眼睑周身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2×109/L,N66%。尿常规:PRO(++),BLD(+),RBC20~30/高倍视野。尿沉渣检查:可见多形性红细胞,约占80%。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李某,女,47岁,干部。2007年9月就诊。疲劳、头晕3年,加重1周。患者最近3年来经常自觉头晕,易于疲劳,每于月经后加重,月经量多,平素纳差倦怠,食后腹胀,便溏。1周前再值月经,加之此前父亲去世过度悲痛与劳累,月经量非常多,血色淡。神疲倦怠,食少纳差,腹胀便溏,懒言嗜卧,心悸失眠。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口唇爪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66%,RBC3.0×1012/L,Hb90g/L。血清铁浓度2.98μmol/L,总铁结合力90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疲劳、头晕"为主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患者素体脾气虚弱,脾虚则运化失调,故纳差,食后腹胀,便溏;脾气不足失其统摄,故月经量多,色淡;失血过多进一步耗伤正气,故神疲倦怠,懒言嗜卧;血虚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归舍则心悸失眠。血虚则口唇爪甲色淡;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血亏虚之象。四诊合参,证属气血亏虚。本病病位在心脾,病性以虚为主,若治疗及时,预后佳。西医诊断依据:有出血史;表现为疲乏,烦躁,头晕。检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110g/L,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0.15。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