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综合理论2004(附参考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综合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脑成像技术
2. 特征觉察器
3. 激活扩散模型
4. 情绪智力
5. 人格测验的Q 分类法
6. 客体永久性
7. 发展任务
8. 心理理论
9. 同化与顺应
10. 维果斯基
二、简答题
1. 朱智贤主要从那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2. 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3. 简述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4. 什么是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它们各自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
5. 谈谈你对知识、技能、策略关系的认识。
6. 比较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和产生式理论的异同。
7. 根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如何进行品德培养?
三、论述题
1. 论述记忆研究的历史,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记忆研究的侧重点。
2. 谈谈语言加工的模块化观点和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分歧点在哪里。
3. 根据动机的认知理论,如何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
4. 与学习的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相比,人本学习理论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
5. 从目标价值、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你对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参考答案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综合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脑成像技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个概念。人类对认知的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的 认识远不及对其他事物的认识水平,如大脑是怎样思考的,大脑认知世界的规律等还有待发展。借助科学仪器来认识大脑成为现代认知科学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先进的是脑功能成像技术。通过这种方法,人类第一次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它是研究大脑认知和智力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综合运用物理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脑科学研究,同时在多学科的参与下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人类认识自身,认识大脑和认知的关系乃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其科学意义重大,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2. 特征觉察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休伯(David Hubel)和威塞尔(Torsten Wiesel)在197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认为视觉中枢的某些神经细胞是只对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具有凑中特性的刺激物反应,如某些边界、直线、运动、方向等,这些神经细胞就是特征觉察器,佩雷特(David Perrett)及其同事的研究(1988,1992,1994)也证明,猴子的大脑(类似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