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学案教学逐渐成为我国初高中学校改革教学制度,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将我们的国语逐步推向了“边缘”,而以“学案导学”引领下的“高效课堂”,又再次将国语拉回到“中心”。学案教学新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用的综合能力,更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独有的艺术魅力。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从新高考模式和大学新录取方式、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城乡结合部现状、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三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实施学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语文学案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文献分析,文本分析三种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即探究出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案教学的三大课型基础上增加了作文课教学,并就学案教学的小组合作制度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定义学案概念的同时论述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总结出高中语文学案设计需遵循的学生本位、学法指导、内容层进、设计新颖四大原则。整合归纳学案自分配任务至汇至学校的九大设计流程,详细介绍了高中语文学案包含的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当堂检测三大环节。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构建了高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的四个方面内容。首先从对话式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五个方面,概叙了学案教学依据的理论。其次介绍了一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即高一实行5分钟引导+20分钟自主+20分钟展示+5分钟检测的模式,高二、高三实行一节自主课(50分钟)+一节展示课(50分钟)的教学模式。再次概括了高中语文学案教学模式下的四大课堂形式:自主课、展示课、反思或练习课、作文课。最后介绍了高中语文学案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四种方式和小组组成要素。
第四章主要从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合作意识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论述了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实行学案教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效。从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学案质量不高,教师学案教学意识较弱和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