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923行政管理理论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情境危机理论
【答案】情境危机理论,又称SCCT 理论或“危机情境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库姆斯。情境危机理论吸收了其他学者对危机情境和危机分类的研究,首次将情境理论与危机类型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应针对不同危机类型选取相应的危机战略。
情境危机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组织的声誉会受到危机的威胁,通过评估危机情境,并根据该情境选择危机应对战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组织声誉。他提出一个“危机情境模式”,该模式中有五个变量:①组织的内在控制程度:②危机中组织承担的责任:③组织的声誉和形象:④危机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的发展史—包括危机史和关系史。“组织的内在控制程度与组织的发展史会对危机责任产生影响,而后再影响组织形象以及之后的潜在支持行为”。
2. 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它如挂钟的摆幅一样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管理的效能。法国早期管理顾问格雷库纳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管理者的下属人员数以数学级数增加时,其相互影响的总数量,将以几何级数增加。
3. 行政决策
【答案】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
(3)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钱、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
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4. 行政信息交换共享
【答案】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指一个部门为其他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而提供行政信息,以及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行政信息的行为。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充分开发利用行政信息的有效途径。一个部门从另一个部门获取的行政信息,只能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不得转给第三方和用于商业目的。要避免出现过度的、不合理的交换共享要求和现象。交换共享包括两个阶段:数据抽取汇集阶段和数据整合共享阶段。
二、简答题
5. 简述行政组织伦理的内容
【答案】行政组织伦理是针对行政建制的伦理规范而言的。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控制力,行政组织伦理的作用对象既是行政成员也是行政机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行政组织伦理可以被看作是注重客观性的伦理规范。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有:
(1)程序公正的基本准则
程序公正是公共伦理的核心。当代行政组织程序设计,不能仅考虑个人控制、效率追求,而要更多地考虑公共目的。公共目的可避免不公正和腐败行为,也能够在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强调程序公正并不伤害以人为本的原则。
(2)民主责任的伦理导向
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但更重要的是民主政府。由人民授权的政府,才具有履行责任的强大动力。行政责任既是政治责任,又是道义责任。公开化就是强化民主责任的一种手段。公共组织如果不落实民主责任,就缺乏伦理资源与道义支持。
(3)行政组织信任
行政组织信任包括行政组织间、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间、行政组织与公民间的信任。信任是组织有效活动的基础,缺乏信任组织无伦理可言。行政组织的运转与改革应该与信任联系在一起。依靠信任组织的运转才能顺畅。
6. 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包括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解决“如何管”的问题,这是实现行政信息有效管理的途径。
(1)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
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组织落实,是发达国家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为实现行政信息管理宏观和微观管理职能,中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自上而下地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行政信息管理工作。
①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和各级政府最高行政领导担任组长。 ②在国务院成立负责行政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管理部门一一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及与信息化推进有关的信息产业部和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信息中心; 与此相适应,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信息产业厅(局)、信息中心。
③在各政府部门内成立行政信息管理的工作部门或机构,一般是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信息部或情报中心。
④问题。严格来说,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目前机构设置还不能适应行政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导向到政务、管理导向的发展需要,缺乏自上而下的管理行政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部门设置。因此,应改善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将其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系列,在性质上确定为综合部门,赋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2)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是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行政信息管理职能配置。行政信息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①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
主要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使信息资源按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②行政信息微观管理职能
主要指各政府部门内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政信息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下作的职能。
(3)行政信息管理人员
这是指在行政信息管理部门从事行政信息管理规划、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资源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等活动的行政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总之,只有在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的基础上,逐步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职能,提高行政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才能实现我国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
7. 简述未来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案】未来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更为注意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及改进二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服务将具有更多的市场导向。政府介入社会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过官僚制手段提供服务,其他替代方法,特别是市场方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是“掌舵而非划桨”,即政府应对提供服务进行控制,但不是常规性地通过官僚制手段亲自提供服务。
(2)未来的行政将更有弹性。弹性包括很多方面,如组织的、人员的、财物的。未来所有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将是试验和改变实现的结果。减少对管理职能“具体细节”的管制对于日益复杂的任务来说是很必要的。官僚制模式的缺陷之一是想制定用于每一种可想到的偶然事件的程序,这会抑制创造性,并且只有在静态情况下才起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