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大学文学院80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论证对于当代新闻评论的意义。
【答案】论证对于当代新闻评论的意义体现在:(1)从观点传播的格局来看①一兀化的观点传播,往往是呼吁性、“祈使”性、阐释性的。②多元化的观点传播,往往是说服性的、争论性的、论证性的。③自上而下的观点传播,往往是呼吁性、“祈使”性、阐释性的。④平等交流的观点传播,往往是说服性的、争论性的、论证性的。在当代多元价值、多元利益的社会条件下,在媒体逐渐开放的言论空问里,不同主体的平等表达,相互的质疑很正常。而消除质疑的方法唯有论证。
(2)从评论议题的时代特征看
①涉及公共决策议题的新闻评论是不同社会群体陈述自己的价值、利益和说服其他人的机会。因此,说服必须论证。
②逐渐开放的公共信息和逐渐宽松的言论环境,使得一些争议性的议题从“高处’夕、“深处”释放下来,释放出来,成为新闻评论的议题。因此,有争议必有论证。
2. 谈谈编后的特点。
【答案】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编后的特点包括:
(1)发表形式有所不同
编后不同于位置居于文前题下的文前按语和直接插入文间的文中按语,它可以(也最好)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2)写作要求有所不同
文前和文中按语由于形式和篇幅所限,多采用论断式语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或观点; 编后的写法则接近随感或短评,不仅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而且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3)功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
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其强调提示作用较为明显; 文中按语穿插字里行间,其注释、点拨作用较为突出; 编后置于报道或文稿末尾,其引申、生发的作用较为普遍,以使受众有所思考、有所回味。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