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PZT-PMS-PZN四元系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关键词: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 熔盐法 掺杂 低温烧结 压电性能

  摘要

本文根据大功率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对压电陶瓷材料的使用要求,即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具有高的机械品质因数Qm,高的机电耦合系数Kp,高的压电常数d33和低的介质损耗tan δ及谐振内阻r,从陶瓷粉体的制备技术、材料的组分设计、掺杂技术和添加助烧剂四方面研究Pb(Zr0.52Ti0.48)O3-Pb(Mn1/3Sb2/3)O3-Pb(Zn1/3Nb2/3)O3 (缩写为PZT-PMS-PZN) 四元系压电陶瓷材料。
采用新制备技术―熔盐法成功地制备了PZT-PMS-PZN四元系压电陶瓷材料。通过对PZT-PMS-PZN体系陶瓷粉体的XRD衍射图分析,发现熔盐法使粉体的预烧温度从800 C降低到750 C。通过对陶瓷粉体的SEM形貌观察,发现粉体的形貌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粉体的活性。通过研究熔盐法制备的陶瓷密度和电性能,表明熔盐法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了陶瓷的电性能,并通过XRD技术分析不同温度下预烧的粉体的相组成,提出了熔盐法制备陶瓷粉体的固相反应机理。
系统地研究了Pb(Zn1/3Nb2/3)O3 (缩写为PZN)组分变化对PZT-PMS-PZN四元系压电陶瓷相结构、显微组织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ZN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相结构从菱方相过渡到四方相,其准同型相界处于PZN含量为0.02 mol到0.07 mol之间。随着PZN含量的增加,陶瓷的晶粒生长受到抑制,陶瓷的Qm逐渐减小,Kp先增加后降低,d33大幅度地增加,tan δ和r均先减小后增加。当PZN含量为0.05 mol时,1150 C烧结的陶瓷综合电性能为:Qm=1381,Kp=0.64,d33=369 pC/N,tan δ=0.0044,r=1.576 Ω,从而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四元系压电陶瓷基础配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综合电性能,尤其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Qm,我们采用MnO2和WO3掺杂剂对PZT-PMS-PZN陶瓷进行改性研究。首先系统研究了MnO2含量对该陶瓷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nO2含量变化范围内,陶瓷相结构均以(200)R菱方相结构为主。随着过量MnO2量的增加,陶瓷的晶粒长大,Qm和tan δ 先升高后降低,Kp和d33均下降,而r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MnO2过量0.2 wt.%于1150 C下烧结的陶瓷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电性能。其次,系统研究了WO3含量对陶瓷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O3含量变化范围内,陶瓷相结构均以(002)T和(200)T四方相为主。随着WO3含量的增加,陶瓷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陶瓷的Qm缓慢增加,Kp和d33先增加后降低,tan δ先降低后增加,r则一直降低。当WO3含量为0.6 wt.%时,于1150 C下烧结的陶瓷具有优良的综合电性能。
综合MnO2和WO3掺杂对PZT-PMS-PZN陶瓷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当MnO2掺杂量为0.2 wt.%,WO3掺杂量为0.6 wt.%时,在1150 C下烧结, PZT-PMS-PZN陶瓷的综合电学性能优良,其性能为:Qm=1852,Kp=0.58,d33=243 pC/N,tan δ=0.0050,r=2.49 Ω,该材料对于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为了实现MnO2和WO3改性后PZT-PMS-PZN陶瓷的低温烧结,使其与低含量钯内电极浆料相匹配,采用ZnO为助烧剂,详细地研究了ZnO含量对四元系PZT-PMS-PZN压电陶瓷相结构、显微组织的影响及对陶瓷烧结性能和压电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随着ZnO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相结构从菱方相转变为四方相,陶瓷晶粒逐渐长大,陶瓷的 Qm先增加后降低,Kp和d33均呈上升趋势,r先降低后增加,tan δ开始迅速下降,随后保持不变。当ZnO的含量为0.1 wt.%时,陶瓷的综合电性能最优,尤其d33提高到300 pC/N。通过研究烧结温度对添加ZnO的陶瓷微观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发现0.1 wt.% ZnO的加入可使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150 C降低到1120 C,此时陶瓷烧结致密,具有优良的电性能:Qm=1899,Kp=0.55,d33=300 pC/N,tan δ=0.0063,r=1.97 Ω,该体系有望成为大功率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用的候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