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628综合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

A. B. C. D. 【答案】A

伸缩振动频率最低的是( )。

【解析】元素C 的电负性最弱,故诱导效应最弱。

2. 在一含有等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在离子交换柱中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使用稀HCl 淋洗。则混合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柱流出的顺序为( )。

A. B. C. D. 【答案】D

3. 下列物质中能够在离子交换树脂中进行溶胀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水 C. 乙醇 D. 盐酸 【答案】C

4. 用

(已知:A.0 B.50% C.100% D.200% 【答案】C

当体系电位为1.44V 时,滴定分数为( )。

5. 衡量样本平均值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是( )。

A. 相对标准偏差 B.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C. 标准偏差 D. 极差

【答案】C

6. (多选)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

A. B. C. D. 【答案】BC 迁。此类跃迀需要的能量低,

跃迁的基团是( )。

【解析】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跃迁到反键轨道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称为跃能

发生跃迁的基团是和

7. (多选)在相同条件下,荧光、延时荧光、磷光三者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

A. 荧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 B. 憐光波长比焚光波长、延时焚光波长长 C. 磷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

D. 憐光波长比突光波长、延时焚光波长短 【答案】AB

【解析】由荧光、延时荧光、磷光的产生机理可知:荧光波长与延时荧光波长相等;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延时荧光波长长。

8. (多选)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 )。

A. 盐效应 B. 生成沉淀 C. 生成配合物 D. 酸效应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是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9. 以下电对中,条件电位随离子强度增高而増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0.已知在lmol/LHC1中

示剂中最合适的是( )。

A. 二苯胺B. 二甲基邻二氮菲C. 亚甲基蓝.

滴定时,下列指

D. 中性红【答案】B

【解析】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

二、简答题

11.简述在重量分析中杂质玷污沉淀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案】(1)重量分析中杂质玷污沉淀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共沉淀:表面吸附共沉淀是胶体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可洗涤混晶共沉淀预先将杂质分离除去;吸留、包夹共沉淀是晶形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可陈化、重结晶。②后沉淀:主沉淀形成后,“诱导”本身难沉淀的杂质沉淀下来缩短沉淀与母液共置的时间。

(2)减少杂质玷污沉淀的方法有:①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②选择合适的沉淀剂;③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④改善沉淀条件;⑤再沉淀。

12.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可分为几种方法?

【答案】可分为三种方法: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

13.试指出下面化合物中,哪一个或几个质子有较低的化学位移值

【答案】

有较低的化学位移,

因受

的诱导效应影响,化学位移变大。

?为什么?

14.简答如何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筹和随机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案】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的消除可以采用对照试验、空自试验、校准仪器和用适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随机误差的消除,别无他法,只有增加试验平行次数。

15.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产生的基态原子对共振线或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定量分析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1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发射线为锐线,为什么?空心阴极灯可产生锐线光源,请从空心阴极灯的结构或组成来说明其产生锐线的原因。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锐线光源,以便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空心阴极灯用被测元素的金属材料作为阴极,通电加热后,激发产生被测元素原子的发射谱线,可用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