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首曲目不属于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 )。

A. 《欢乐歌》

B. 《柳青娘》

C. 《三六》

D. 《行街》

【答案】B

【解析】江南八大名曲是汪南丝竹八大著名乐曲。计有《云庆》、《熏风曲》、《欢乐曲》、《三六》(又名《梅花三弄》)、《慢三六》、《行街》、《慢行街》、《四合如意》(又名《桥》)。B 项,《柳青娘》是潮州古曲,分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三首不同调式曲子。

2. 下列哪所音乐教育机构是以为建设中国新歌剧培养人才为宗旨的( )。

A. 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B. 鲁迅艺术学院

C. 山东省立剧院

D. 新京音乐院

【答案】C

【解析】山东省立剧院以“整旧创新,创造新中国戏剧”的办学宗旨,积极创新与改革旧剧与昆曲。面向全国招收小学及高中学历的学生,录取后分别划入低级部或高级部学习,学制4年,另有一年为实习,每级约40人,分做音乐与表演两系。在组织教学上,主张学习与演出相结合,逢节假日便组织学生实习演出。

3. (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走向成熟,是中国新歌剧探索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A. 《兄妹开荒》

B. 《小小画家》

C. 《夫妻识字》

D. 《白毛女》

【答案】D

【解析】①在内容上,《白毛女》叙述了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情况,它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 ②在戏剧上,“白毛仙姑”的传说提供

了一个离奇的情节,从而塑造出杨白劳、喜儿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在音乐上,它在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充分考虑歌舞剧民族化,因而大胆而又谨慎地采用了中国民间歌曲、戏曲唱腔与西洋歌剧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使歌舞剧音乐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

4.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与白沙音乐教育推进委员会在白沙镇举办“白沙万人人合唱”,在中国音乐史上可谓盛况空前。当时担任指挥的是( )。

A. 李抱忱

B. 吴伯超

C. 青主

D. 麦新

【答案】B

【解析】白沙万人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型歌咏活动,更是抗日战争期间白沙的一次盛大集会,堪称创举。大合唱总指挥为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先生,私立聚奎中学军乐队伴奏,乐队指挥是刘珍年先生。合唱的歌曲共九支:《总理纪念歌》、《精神总动员歌》、古曲《天下为公》、《我们是民族的歌手》(谢冰心作词、吴伯超作曲)、《苏州河北岸》、《满江红》(刘雪庵先生改作的岳武穆原词)、《国旗歌》、《青天白日满地红》、《白沙镇歌》(卢前先生作词、阮叔平先生谱曲)。

5. 秦腔的领奏乐器是( )。

A. 京胡

B. 高胡

C. 板胡

D. 坠胡

【答案】C

【解析】秦腔乐队的乐器组合,在二十年代使用了二股弦、板胡、月琴、中音三弦、提琴(现名京胡)、笛、大唢呐,其中主奏乐器是板胡。

6. 《行街》是( )。

A. 广东音乐

B. 潮州音乐

C. 江南丝竹

D. 福建南曲

【答案】C

【解析】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

7. 美籍俄裔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过一首中国题材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孟姜女》

【答案】D

【解析】六幕十景音乐歌舞剧《孟姜女》是俄籍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导演并作曲的最重要的作品。这出戏的文字编剧是共产党人贺一青(姜椿芳),剧本以民间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故事”为蓝本,通过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表现了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秦始皇的凶残,鼓舞人民起来反抗专制压迫。阿氏不仅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而且采用传唱于民间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为音乐素材,以纯粹的中国民歌风格并按照西方歌舞剧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8. ( )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是我国第一首被译成英文、由美国好莱坞歌星灌制唱片的流行音乐。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B

【解析】《玫瑰玫瑰我爱你》是知名的国语歌曲,原名《玫瑰啊玫瑰》,作词吴村,作曲陈歌辛。旋律轻松明快,奔放昂扬,将城市情怀和民族音调巧妙地汇成一体; 歌词形象鲜明,诗意盎然,表现了“风雨摧不毁并蒂连理”的情怀。1951年4月6日,美国歌星弗兰基·莱恩将其翻唱,在美国迅速走红,一度高居排行榜第三名。

9. 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是( )。

A. 梅兰芳

B. 杨小楼

C. 盖叫天

D. 苟慧生

【答案】A

【解析】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