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4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33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44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1)社会政策的含义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2)社会政策的特点

①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目标

②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价值

③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2. 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

【答案】评价社会运行状态要遵循三大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衡量社会运行与发展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片面的角度出发,而是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标准来评价,这个标准应包括社会的各个基本方面。综合性原则的运用有两条基本途径:

①理论综合研究。其一般过程是,首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大量实际材料,然后通过分析材料说明其内在的联系,并由其中找出最重要的联系,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②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这类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社会现象虽然复杂,但总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而加以计量。计量化的社会现象具有准确、严格、客观性强和容易比较的特点。

(2)协调性原则

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即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状况,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和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三个方面。

①结构性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 ②功能性协调

功能性协调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功能上的协调有两种情况: a. 在结构协调基础上的功能协调,这时,功能上的协调有牢固、可靠的基础,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协调。

b. 结构不协调,但由于人们主观上的努力,在结构发挥的作用上做了尽可能的调整,功能上实现了暂时的协调。

(3)满足需要的原则

需要是个人、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对于维持和发展其自身活动的条件的各种要求的总和。满足需要的程度是指个人、社会集团与社会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达到的水平或状态,是一个具有一定确定性的、可以量度的范畴。

3.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环节有哪些主要的任务?

【答案】以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政策为例。

(1)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任务有:

①组织调杳研究,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

②对农村养老等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以掌握确切的情况,包括农村养老需求的程度和养老问题的严重程度;

③初步评估该问题可能在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后果,以及对我们党和政府基本目标的影响程度。

(2)社会政策的力案设计

确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议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基线调查

即对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现状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

②初步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条件,经过研究设计而拿出初步的方案。

③各种方案的比较和最优方案的初步选择

在初步方案阶段结束以后,决策者需要对多种方案做出评估和选择。在这种评估和选择中,决策者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和技术标准。

a. 在价值原则方面包括各方案符合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程度,对政府和执政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程度,可能对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并因而导致何种社会反应等。

b. 在社会政策的技术标准方面包括各项方案达到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程度(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对政府各种目标的兼容性程度(在解决某一社会问题的时候,是否同时也能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各种方案实施中的效率(资源投入一产出的关系),以及可行性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3)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这一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分析一般从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①在政治方面

a. 需要分析社会政策方案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执政党的主导意识形态有无矛盾。

b. 需要分析社会政策方案可能将在社会上产生何种后果,这些后果对政府和执政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c. 需要分析社会政策方案可能对社会中各个群体产生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它会招致各党派和利益集团什么样的反应,这终反应又会给政府和执政党带来何种影响。

②经济方面

a. 是对一个社会政策方案所需要的资金进行评估,并分析政府的财政能力是否能够支持社会政策项目。

b. 还需要对社会政策将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做出分析,以使决策者清楚把握实施该项社会政策将在经济方面产生的代价。

c. 需要分析实施一项社会政策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权力的分配产生何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及政治影响。

③技术方面则主要分析社会政策方案需要哪些管理和技术手段,当前社会中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满足其需要,以及采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的成本和效果等等。

④有些比较复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还会扩展到社会文化、历史分析、国际因素等更宽广的领域。

(4)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政策的试点

这一环节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在选点过程中,应该注意所选出的点具有典型代表性,即在其主要的社会特征方面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与更大范围的社会相一致。

②在试点过程之中,应该尽量保持客观、真实的社会条件,以使社会政策的方案能够在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正的检验,并发现问题。

③对于试点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更应该实事求是,全面总结和评估试点工作的结果,尤其是要充分总结和分析试点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政策方案的不足之处。

(5)社会政策的审批与文本发布

一项社会政策经过决策者审批通过后,就将以一定的文本形式向外发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事项一是确定社会政策文本的形式,二是社会政策文本发布的方式。

4. 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答案】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是: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①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