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显示其真值条件的两种重要关系。“李泽明也考上研究生了”_____“还有人考上了研究生”; “李泽民是研究生”_____“李泽民是学生”。
【答案】预设; 蕴涵
【解析】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是指,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预设是指,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3. 就语言的形态类型来看,汉语属于语言,西班牙语属于
【答案】孤立语; 曲折语
【解析】孤立语对词序严格; 虚词十分重要; 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表示,如汉语、苗语、藏语、越南语等。屈折语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的意义; 词尾和词干或者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如印欧语系各语言和阿拉伯语。
4.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中,属于前元音的是( )、( )、( )。
【答案】i ; a ; e
二、名词解释
5.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
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6.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7.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8.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三、分析题
9. 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答案】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啊”的音变主要表现为同化。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 ; 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1)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q , o , e , e , i , ü时,读音变为ya ,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2)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 (含ao , iao )时,读音变为wa ,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在哪儿住啊? 真好玩啊! 大家跳啊!
(3)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 时,读音变为na ,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4)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 时,读音变为nga ,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大家唱啊! 认真听啊! 往上冲啊!
(5)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后元音-i 时,读ra ,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6)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是舌尖前元音-i 时,读[z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去过几次啊! 他才十四啊!
10.写出“凸”的笔画数、部首和偏旁。
【答案】(1)笔画数:5
(2)部首:│
(3)偏旁:凵
11.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也都可以重叠,但是重叠的方式和意义不同,请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其表达意义。
【答案】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也都可以重叠,但二者的重叠形式和表达意义是不一致的,具体如下:
(1)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意义
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 式,如“想想、说说”,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 式,如“打扫打扫、研究研究”。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 式,如“散散步,洗洗澡、睡睡觉”。
(2)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意义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小能前加程度副词“很” 单音节:基本式是AA 或AA 的、AA 儿
早早、长长的、绿绿的、好好儿、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 ,或AABB (的)、AABB (儿)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的) 痛痛快快(儿)
少数双音节有A 里AB 式,限于有贬义的形容词。
马虎——马里马虎小气——小里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