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科技大学专业综合考试之分析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于组成、粒度大小都极不均匀的试样,应该采取怎样的处理步骤?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处理步骤?
【答案】应进行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处理,以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
2.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应作哪些检查?
【答案】(1)使用前应先取下电极下端口和上侧加液口的小胶帽,不用时戴上。安装电极时,电极应垂直置于溶液中,内参比溶液的液面应较待测溶液的液面高。
(2)电极内饱和KC1溶液的液位有足够的高度,电极下端要保持有少量的KCL 晶体存在。(3)使用前应检查玻璃弯管处是否有气泡,若有,应排除;检查电极下端陶瓷芯毛细管是否畅通。
(4)当待测溶液中含有
及高氯酸等物质时,应加置KN03盐桥。
3. 在离子交换色谱操作中,怎样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1)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正电荷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负电荷选择阴离子交换树脂;
(2)对离子交换树脂强弱的选择:较强的酸性或碱性,选择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 (3)对离子交换树脂离子型的选择:根据分离的目的,弱酸或弱碱性树脂不使用H 型或OH 型。
4. 新购的pH 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应如何处理?解释其理由。
【答案】新购的pH 玻璃电极是干膜保存,要事先在稀HC1或纯水中浸泡,才可使用。玻璃敏感膜由膜表面的成
制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由于膜中含有一定量的
的结合强度远大于它与
被
等,使
键断裂,形
成电负性的硅氧交换质点,硅氧键与
的结合,浸泡后形成水化层,
有响应的
所取代,在测量时在玻璃膜两侧与溶液的界面上形成道南电位,在水化层中形
的扩散电位。由于玻璃膜内外两侧与溶液的界面上的电荷分布不同,就形成了对
膜电位,对被测作出响应才可用于pH 测量。
5. 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选择和确定最适宜的酸度?
【答案】(1)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被测物质存在状态的影响;②对显色剂浓度和颜色的影响;③对络舍物组成和颜色的影响。
(2)选择和确定最适宜酸度的方法是:固定被测组分、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的浓度,配成一系列酸度不同的显色溶液,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酸度曲线,曲线中吸光度最大且恒定的酸度
区间即为显色反应适宜的酸度范围。
6.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引用条件稳定常数?
【答案】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般大于条件稳定常数。条件稳定常数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更能准确衡量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
二、计算题
7. 用0.020mol/LEDTA滴定
pH 在整个滴定过程中不超过0.2个pH 单位?
【答案】本题的反应过程
本题选择六亚甲基四胺及其硝酸盐缓冲体系较为合适。 根据缓冲容量定义
将可以求得
8. 测定某合金中镍的质量分数,一共测了10次,所得结果(%)如下:1.52,1.46,1.60
,
1.49,1.65,1.41,1.83,1.50。问有无可疑值需舍去?(取置信度为90%) 【答案】解法1:用Q 检验法,步骤如下:
(1)首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根据与平均值的差值大小确定可疑值; (2)找出可疑值与近邻值的差;
(3)用极差除可疑值与其近邻值之差,得到舍弃商值; (4)查Q 值表,若
则舍去,否则保留。
当n=10时,
解法2:用Grubbs 法: 标准偏差s=0.112, 查表得所以
1.83应舍去。
则
因1.65与其他数值相差较大,应再检验。此时,
所以1.65应保留。
溶液,若溶液的pH=5.0。如何控制溶液的
代入上式
由均值可知1.83是可疑值。此时,
所以
1.83应舍去。
9. 在波长266.5nm 处,以0.OlOmg/mL
的录仪波高如表。计算该仪器测定K 的检出限。
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交替连续测定12次,测得记表
【答案】
10.称取含磷试样0.2014克,溶解后,将其中的
沉淀为
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用盐)的EDTA 溶液为20.14mL ,
酸溶解,加入过量的0.02113mol/L的EDTA 溶液,调pH=10.0, 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标准锌溶液滴定到溶液的兰色开始消失为终点。消耗于镁(来自于计算试样中
的质最分数。
所以可得:
这样,可以求得试样中
的质最分数为:
11.欲以
(1)能否在(2)若可能,求滴定【答案】根据题意可得:
滴定同浓度的存在下分步滴定
混合溶液中的
;
的pH 范围及化学计量点时的
)
(3)求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的最佳pH 值。若在此pH 滴定,因确定终点有±0.2单位的出入,所产生的终点误差是多少?(已知
【答案】(1)
根
据。
(2)可能滴定最高酸度
与的浓度均为
说明有可能
在
的pH 值范围
存在下分步滴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