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外科休克题库

问题:

[配伍题,B型题] 抗胆碱能药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合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A . 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B . 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作用迅速。用于心源性休克,心排血量低而肺静脉压高者
C . 阻断α受体兴奋,保护细胞内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活性药物作用
D . 与利尿药物合用,避免因减负荷作用导致体液潴留
E . 增强正性肌力,用于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心衰

患者,男性50岁,3个月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经检查,证实为食道静脉曲张,二天前再次出现呕血、黑便,来院急诊,过去有乙肝病史20余年,此患者诊断为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使用三腔二囊管时,有关并发症是()。 ["A.胃底,食道粘膜糜烂","心跳骤停","窒息","吸入性肺炎","空气栓塞"] 采用放射性核素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时,3H-TdR加入至培养基的时间是().   ["G0期","G1期","S期","G2期","G3期"] 患者25岁,车祸致脑外伤昏迷30分钟,清醒5小时后又转入昏迷并伴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入院。经多项检查诊断后3小时后入手术室。入室时仍昏迷,呼吸10次/分,血压140/95mmHg、心率60次/分、室性早搏4次/分。入院时应优先处理或应用() ["A.气管内插管术","使用呼吸兴奋剂","脑室引流降颅压","快滴甘露醇降颅压","纳洛酮催醒"] 下列描述中反映HIV感染Ⅰ期表现的是()。 ["急性起病,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肉关节痛,10天左右后消失","无症状,血中抗HIV(+),持续2~10年","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症状"] 胆管结石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 抗胆碱能药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合物)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的主要作用及用途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