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采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B. 没收地主土地
C. 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D. 保护中农
【答案】A
【解析】中国历史上三次土改,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2. 1949年,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主要是为了( )。
A. 夺取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B. 解决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C. 解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间题
D. 解决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问题
【答案】C
【解析】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3. 1973年6月,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国际问题的战略思想是( )。
A. 东风压倒西风
B. 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反对霸权主义
D. 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答案】D
【解析】1973年6月,毛泽东会见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他说:“我们都叫做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
达时进一步说明: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B.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 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 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实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5. 下列各组历史学术刊物,都在我国内在刊行的一组是( )。
A. 《历史杂志》《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B. 《过去与现在》《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C.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D.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历史杂志》
【答案】C
【解析】《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双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本综合性史学期刊。《中国史研究》于1979年2月由林甘泉主持创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季刊。《近代史研究》于1979年创刊于北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门刊载中国近代史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并及时反映学术研究动态的刊物。《世界历史》创刊于1978年,是中国世界史专业惟一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现为双月刊。
6. 最先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邓子恢
D. 陈云
【答案】C
【解析】1962年7月9日、11日,邓子恢在中央党校作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邓子恢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他说,现在集体经济的经济管理大部分没有搞好,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表现在社员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责任制没有建立起来,邓子恢主张要固定所有制,使所有权、生产权、管理权、分配权统一起来。邓子恢提出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实行队(生产队)包产,组包工,田间管理包到户;对一些特殊的技术活,可以实行联系
产量超产奖励的个人责任制。在196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邓子恢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并被认为是刮“单干风”。
7. 下列描述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都不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宋教仁被刺
②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从根本上说明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英、日对中国的争夺
⑤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
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凯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 “府院之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复辟势力;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8.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等经济改革措施,其最主要的后果是( )。
A. 士曾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建立了官僚垄断资本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D.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全面掌控经济发展,削弱甚至解除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官僚资本在中国建立起统治地位。
9. 顾颇刚先生对于传说时代的历史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是( )。
A. 长时段理论
B.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