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844中国通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民国时期教育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蔡元培在北大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

B. 陶行知在南京附近创建晓庄师范学校

C. 黄炎培是民国时期首创职业教育的教育家

D. 杨贤江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答案】D

【解析】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参与了五辨运动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转移到日本,在日本边进行革命活动边从事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及翻译工作。

2. 1951年参加西藏和平谈判的双方代表团首席代表是( )。

A. 格达活佛和周恩来

B. 达赖喇嘛和毛泽东

C.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李维汉

D. 阿沛•阿旺晋美和李维汉

【答案】D

【解析】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最终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

3.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答案】B

【解析】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正确领导与“四人帮”的一场重大斗争,整顿虽然还不可能直接触及“文化大革命”的根本问题,但力图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把“文化大革命”中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政策是非加以澄清,从而开始了有限度的拨乱反正。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三面红旗是( )。

A. 整党整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B.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C. 阶级斗争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D.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答案】B

【解析】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一九六〇年五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五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历史的检验已经证明,“三面红旗”是“左”的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旗帜和法宝。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

5. “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主要是指( )。

A. 拒绝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B. 迫使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 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D. 竭力袒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

【答案】C

【解析】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一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是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国对德合约》上签字。最终,英、法、美、口、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于4月30口签订了《凡尔赛合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口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合约上签字,并废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6.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晚年在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这就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7.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A. 实业救国

B. 民主共和

C. 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 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以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8. 抗口战争时期,口本侵略者将华北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口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

A. “军管理”

B. “委托经营”

C. “中日亲善”

D. “中日合办”

【答案】A

【解析】“七七”后的第一年内,敌人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方式,在华北采用“军管理”,在华中采用托经营”(即由被委托的“公司”经营)。但是由于工矿遭到破坏,工人离散,资本缺乏,这种“经营”、理”办法归于失败,生产、运输、贸易陷于停顿状态。“以战养战”政策提出后,敌人改用“中日合作”方式。

9.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

A.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C.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