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播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48年,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概括了人类传播的三项基本社会功能:
(1)环境监控功能。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必须及时了解和把握环境的变化,以便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些变化。传播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帮助人类及时收集和提供关于环境变化的信息。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部分的沟通、协调与统一,才能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传播是社会的“神经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社会才能实现正常运转。
(3)文化传承功能。有了高度发达的传播系统,前人的文化遗产、经验、智慧、知识才能被记录、积累、流传下来,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传播对维持人类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存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在拉斯韦尔概括的三种功能的基础上,传播学家赖特在1959年又补充了第四项功能,即“提供娱乐”,并称为“传播的四项基本社会功能”。施拉姆又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2. 价值观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变化?试举例说明。
【答案】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 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实际上,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代与代之间的观念上的差异往往反映年轻的一代在价值观方面己经发生了变化。
心理学家对此做过许多研究,例如心理学家杨国枢曾以Morris 所编的“生活方式问卷”在1964~1965年间对于138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第一种生活方式是“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
1984年,杨国枢与黄丽莉以同样的测量工具对969名台湾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他们喜爱的程度排列如下:
(1)轮流体会欢乐与孤独;
(2)将行动、享乐及沉思加以统合;
(3)在无忧而卫生的享受中生活。
而“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却成为台湾大学生喜好程度较低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杨国枢与黄丽萍得出结论:“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足以改变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念。”
3. 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对待友谊的态度上有什么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案】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人大不相同。
我们重视老朋友的关系,对于朋友的期望值很高,即使不是桃源结义,也应情同手足,若是交流,最好是无所不谈;若有困难,应该倾囊相助。友谊保持的时间越久,越能显示出友情之深。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人们一生之中往往需要迁移多次,要保持长久的友谊关系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朋友的圈子常常变动。另一方面,美国人一般不愿意朋友关系过深带有许多责任和义务。
4. 中国传统的“五伦”在现代的社会中有什么改变?
【答案】(1)中国传统“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五种人伦关系。在古代,具体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间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2)在现代社会,父子关系中,父权受到了削弱,父子的权利平等,父亲没有了控制子女一切事情的权力。君臣关系也随着封建制的消亡不存在,若要演化为上下级关系来说,也发生变化,人人平等,对上司恭敬,逾矩便可,不需上升到忠义程度。夫妇之间也由“妇女出家从夫”变为了夫妇平等。“长幼有序”在古代是种等级观念,侧重点在于年长的人,在现代长幼间无明显的差别,但仍有序,现代社会更关心长辈,“孝”的观念渐渐淡薄。“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颠覆,古代“熟人”是从血缘、地域关系中产生,“熟人”关系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现在的熟人由生人演化而来,熟人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熟人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这种“熟人”关系目的是相互利用,约束熟人间的准则是法律。
一、简答题
1. 请你举3个例子说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
【答案】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爸爸是爸, 妈妈也是爸,分别男女的办法只是在前面加“大”或“细”,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哥哥叫哥哥,姐姐也叫哥哥,弟弟称老弟,妹妹也称老弟。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除湖南岳阳临湘一带,其他地方也存在。这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云南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的纳西族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这个地区纳西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他们实行一种称作阿注婚姻的对偶婚姻制。其特点是男女相识,彼此有意,互赠礼品就结成阿注关系。与这种婚姻制度相适应的有一些奇特的称谓。母亲的阿注、自己的生父和舅舅用一个词表示,母亲和母亲的直系、旁系的姐妹也只用一个词表示,同样,自己的几子和兄弟的所有儿子在称谓上没有区别。这种称谓方法反映永宁纳西族母系社会的性质。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汉语中有许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词构成的成语,如:山高水长,同床异梦,水深火热,小题大作,男盗女娼,花天酒地,因祸得福,眼高手低,无中生有,得不偿失,公而忘私,新陈代谢,悲喜交集,赏罚分明,权衡利弊,明辨是非,无足轻重,人心向背,自相矛盾等。
2.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是否有区别?你认为原因何在?
【答案】(1)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有区别。
(2)原因
①解释文化休克的理论中,一种是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
②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根据一项调查,在43项负面影响事件中,有16项与迁移到新的文化环境有关。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才会感到抑郁、沮丧、消沉,甚至会生病。
③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以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3. 人们为什么常常会期望其他民族与自己一样?
【答案】人们之所以常常会期望其他民族与自己一样,原因在于:
(1)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