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832工商管理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答案】C

【解析】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储蓄须等于计划投资。只有当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相等时,经济才处于均衡状态。

2. 假设王五的消费决策遵循费雪两期模型,王五在第一期的收入为1000元,第二期的收入为3100元,他可以按市场利率子借贷或储蓄,现在观察到王五在第一期消费了2000元,在第二期也消费了2000元,那么市场利率是( )。

A.5%B.8%

C.10%

D.12%

【答案】C

【解析】由费雪两期模型可知,, 代入已知条件,解得市场利率为10%。

3.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的市场价值。

A. 所有经济交易

B. 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物品和劳务

C. 所有物品与劳务

D. 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

【答案】D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对GDP 定义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五个要点:①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可用货币衡量; ②计算的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③它计算一定时期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存货被看作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④GDP 为地域概念,GNP 为国民概念; ⑤它是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地下经济则不算在其中。

4. 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答案】A

【解析】增加政府支出,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提高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负担,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劳动需求,反而会使

失业增加。增加货币发行量虽然也能刺激总需求,但是它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

5. 如果A 国经济在2012年(基期)的GDP 为2000亿元,如果在2013年GDP 折算指数等于2,而实际GDP 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义GDP 等于( )。

A.8000亿元

B.7000亿元

C.6000亿元

D.5000亿元

【答案】C

,所以名义GDP=实际GDP 【解析】2013年的实际GDP 为2000×(1+50%)=3000(亿元)

×GDP 折算指数,即为:2×3000=6000(亿元)。

6. 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中,投资支出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 )。

A. 总需求曲线更趋平缓

B. 总需求曲线更趋陡峭

C. 对总需求曲线无影响

D. 总供给曲线更趋平缓

【答案】A

【解析】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价格的一个微小变化导致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会导致投资大幅度下降,因而会使产出降低很多,即价格的变化对应于更多的产出下降,则总需求曲线更加平缓。

7. 一个下岗工人要等待一年以后才能重返原单位上班,他这时属于( )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答案】B

【解析】该工人已经下岗等待再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8. 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意味着( )。

A. 存在豁性工资

B. 预期在短期内无效

C 预期在长期内无效

D. 短期内无工资与失业间的替代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是无效的。因为在短期内人们难以进行合理的预期; 而在长期内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得长期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不再存在。所以,如果说菲利普斯曲线存在,说明预期在短期内是无效的。

9. 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 )。

A. 名义利率

B. 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C.A 和B

D. 事后实际利率

【答案】C

【解析】当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可以得到按名义利率要求的利息,而持有货币则没有任何收益,因此持有货币的成本包括名义利率,再根据费雪效应可知名义利率等于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10.所谓“凯恩斯陷阱”一般产生于债券价格的( )。

A. 高位区

B. 低位区

C. 中位区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凯恩斯陷阱是指利率足够低,债券价格足够高时,所有人都预期债券价格会下降。于是,所有人都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券。

二、判断题

11.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长期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 )

【答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