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商学院967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程序控制
【答案】程序控制是指一种按照设计的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t 的函数,即Z=f(t )。在工程技术中,如程序控制的机器人或程序控制的机床,都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具有程序控制性质。例如计划编制程序、统计报告程序、信息传递程序等都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2. 社会责任
【答案】社会责任是指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这一定义的前提是:第一,企业遵守法律,并且追求经济利益; 第二,企业是一种道德机构,在它努力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它能够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一般而言,企业与管理者应该承担以下几种社会责任: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 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力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①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 ②把不利的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 ③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最著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主要包括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睡眠等等。
(2)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免除各种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包括免受身体及情感伤害和保护职业、财产、食物及住所不受威胁的需要。
(3)归属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在感情和归宿方面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情感等方面予以肯定。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在工作卜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五种需要之间存在递进规律,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动。
马斯洛还将这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低级需要主要从外部使人满足,高级需要主要从内部使人满足。
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
5.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1)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古典决策理论假设
①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②决策环境条件的稳定与否是可以被改变的;
③决策者能够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
④作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
可以看出,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二、简答题
6. 试比较控制工作中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企业管理实践中运用着多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
(1)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日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预算控制又分为预算和全面预算。预算内容涉及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和生产负债预算。
预算控制的作用表现在:
①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
②通过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始终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编制预算确立财务标准,使绩效衡量更加客观可靠,为采取纠正措施奠定了基础。
预算控制也有局限性:
①它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
②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日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③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④项目预算或部门预算可能使主管们在活动中精打细算,而忽视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
(2)比率分析是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卜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形成一个比率,从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常用的有两种类型:财务比率和经营比率。财务比率中有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经营比率中有库存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反映经营状况的这些比率也通常需要进行横向的(不同企业之间)或纵向的(不同时期之间)比较,才更有意义。
(3)审计控制,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①外部审计是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 优点是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会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机构或由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地进行的,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的手段; 根据对现有控制系统有效性的检查,内部审计可以提供有关的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可能需要很多的费用,特别是在进行深入、详细的审计时; 内部审计不仅要搜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能训练; 如果审计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思想沟通,那么可能会对组织活动带来负激励效应。
③管理审计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的方法是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同行业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健康程度。
7. 创新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企业中各类创新活动有何特点?
【答案】(1)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此外,创新与维持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2)企业中各类创新活动的特点
①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将其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