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考核
【答案】教师考核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上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依据; 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负责教师考核的机构是聘任教师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我国《教师法》在总结我国的教师考核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与尝试,提出了实施教师考核的两项原则,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和充分听取意见的民主性原则。
2. 教育成本
【答案】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 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 (7)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教育成本二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3. 劳动力价值
【答案】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二、简答题
4. 简述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答案】目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如下:
(1)问题:渠道过分单一,出现信息梗阻现象。这是指上下级意见沟通的渠道单一,只有正式渠道,而忽视了非正式渠道的存在。上级无法全面了解下级,下级也无法使有关方面了解自己的情况,造成上下左右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办事效率。如厂解和选拔千部,评职称中存在的问题,大多与缺乏信息的沟通有关。
对策: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于使人们认识到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多方面了解干部,多渠道输送信息,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2)问题:渠道过长,产生信息衰退现象。这主要是指由于管理层次的过多,通讯设备的落后,信息的传递失去了时效性,或信息的强度减弱,影响了管理的效益。如,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一层层传达到地方,已经没有了会场上的气氛和热情。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层层加压,或缩短往外传递的渠道,以保持信息的强度。
(3)问题:正式渠道不完善,出现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正式渠道是指通过行政组织传递信息的途径。非正式渠道是指行政组织之外,群众消息的传播和散布。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消息往往比正式渠道传播得要快,但容易造成信息“失真”。这是因为传播信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信息的需要不同,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和筛选。这样一来,往往容易出问题。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应当注意完善正式渠道(如对话、公示、及时传达、公开办公、增长率加透明度等都是好办法),引导非正式渠道信息的传播,对非正式渠道信息的传播加强控制力度。
(4)问题: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指传播信息渠道之外的一些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情感、成见、倾向性等因素的干扰。
对策:对于这种情况,管理者要特别注意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加强群众观念,树立现代的管理观念。
5. 简述行政管理的局限性。
【答案】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对象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行政管理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造成管理的僵化
行政管理强调法律、法规,强调事事按文件精神、政策条文、规章制度办事,强调统一、强调集中,对复杂多样的情况难以灵活的处理,易于搞成“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
(2)容易造成管理的内耗
管理的层次越多,机构越多,关系越复杂,内耗也就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3)容易将管理者个人的意见视同组织的意见
行政管理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而各级组织的行政作用又是通过行政岗位上的管理者一一人
来体现的。管理者常会根据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在一定的场合议论,而下级则会将其议论作为组织的意见来听。
(4)是“官本位”形成的组织基础
行政管理是分层管理。每一个管理层级上都设有一定的职位,每一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权,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拥有一定的利益。但如果行政管理缺乏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行政岗位的职权就可能会膨胀,职责则会被漠视。
6. 什么是学校形象? 如何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答案】(1)学校形象的含义
学校形象也称为学校的公众形象,是指社会公众(主要是外部公众)对学校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整体性。指学校形象的构成及其表现具有整体性。
②主观性。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认识和评价的形成过程具有主观性。
③客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形象的实际状态,即学校实象是客观存在的,成为学校形象的原型; 二是学校形象的形成过程具有客观性。
④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相对于其动态性和主观性来说的。虽然学校相对于不同公众会呈现不同的主观感受,但相对是稳定的,公众对学校的大致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
(2)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学校在社会公众中建立、塑造和传播良好形象,获得良好的名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具体来说,要根据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作出相应的努力,具体分析如下:
①形象的树立和塑造。在学校初创阶段或变革阶段,应着重关注树立新形象或者重新塑造学校形象,即应做好学校形象的定位工作。
②形象的维持和传播。在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和平稳阶段,应重点关注维持并传播良好的形象,并致力于提升学校的形象。
③形象的挽救和维护。在学校出现危机的时候,重点需要进行形象的挽救和矫正工作,力求减少不良影响,维护已有形象。
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的过程包括形象的树立、塑造、维持、提升、矫正和传播等方面,要根据学校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侧重点不同的工作,从而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7. 什么是心理挫折?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讲出4个方面)并就其中一个方面因素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做出简要说明。
【答案】(1)心理挫折的含义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力,使需要和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心理上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反应。
(2)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