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823语言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2. 王氏四種

【答案】“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

3. 《汉语大字典》

【答案】《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

4. 小篆

【答案】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推行的文字。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秦始皇“书同文”,推广小篆的政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

【答案】竟:完,终结。

6.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属:通“嘱”,劝酒。

7.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于是,表承接。

8.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蔡琰《悲愤诗》)

【答案】季: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9.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

【答案】爱:吝音;吝惜。

10.居有倾倚柱彈其劍歌曰長俠歸来乎食無魚

【答案】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11.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1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答案】(1)体:肢。

(2)勤:劳。

(3)五谷:稻、黍、稷、麦、菽。

13.犹缘木而求鱼也。 .

【答案】缘:攀登。

14.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然:转折连词。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

三、翻译

15.请把下列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且译成现代汉语。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日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答案】(1)标点

“以票粟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2)译文

孟子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 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瓶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 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 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 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16.标点。

辛垣衍曰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寜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魯仲連曰然梁必比於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惡能使秦烹醢梁王魯仲連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紂以為恶醢鬼侯鄂侯爭之急辯之疾故脯鄂侯文王聞之,喟然而歏,故拘之於牖里之庫百日,而欲令之死。——曷為興人俱稱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答案】辛垣衍曰:“先生獨未見夫僕乎? 十人而從一人者,寜力不勝、智不若耶? 畏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