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新闻特稿的报道要点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新闻特稿的报道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核心事实。要掌握构成主体新闻的事实要素,这些事实构成新闻特稿的主体内容。新闻特稿必须清晰地描述这些核心事实。
(2)发展历史。要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新闻特稿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历程。
(3)生成原因。要说明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问和空间发生,导致新闻发生的直接原因与问接原因是什么。
(4)影响范围。要讲清新闻事件使什么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揭示出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影响的形式、程度及后果。
(5)对立运动。要查明并讲清在新闻事件中相互对立的人们的行为与观点,以全面展示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
(6)未来趋势。要讲明事态的发展趋向。
一篇新闻特稿中未必能够囊括上述所有的报道要点。有时限于各种客观与主观的障碍,有时是由于报道仟务的限定,新闻特稿只是着重对上述要点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报道。但是,上述报道要点是构成特稿传播价值的基础,涉及得越是全面、越是深刻,特稿的传播价值就越大。
2. 如何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考察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答案】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新闻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应该放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去考察。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每一个新闻传播产品,都要经过“发现一开发一采集一制作一传播”的生产流程。无论在纸介媒体,还是电子媒体的生产流程中,新闻写作都处于“制作”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新闻写作,只有采集来的零散信息,就无法形成传播产品。因此,可以把新闻报道作品理解为新闻信息的载体,没有载体,新闻信息就没有了“运输工具”,也就无法传播出去。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为了让信息传播得广泛,不仅要有载体,还要讲究这个“运输工具”的功能。也就是说要讲究新闻报道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包括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
(3)按照传播学原理,新闻写作属于信源编码过程,关键在于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即事实)转换为对应的符号(即文字),文字的表述必须与事实相符; 经新闻写作所传递的已不是原始的自然信息,而是新闻信息,这里暗含着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记者的选择、立场、观点、表达技巧等,这些综合因素所产生的最后传播效果都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认知。
因此,新闻写作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即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电视新闻的可视与可听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闻写作能力强,就会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反之,则会减损传播效果。
3. 消息头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消息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使消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文体。一张报纸上有多种文体,有消息,有通讯,也有文学创作。它们担负的任务不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2)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消息前一旦标明“本报讯”,这就表示此消息是本报独家采集的新闻,本报对此条消息版权所有,其他新闻媒介不得任意转载、抄袭。各通讯社的“电头”与此同理。报社在使用通讯社的新闻稿时,必须标明其电头,以示此消息版权属该通讯社所有。对于通讯社的电讯稿,报社无权任意增补更改,但是可以删节。
(3)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张报纸上刊登了好几个国家通讯社的新闻报道,其内容是相似的,然而说法各异,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在这里,消息头就成为区别这些国家通讯社的一个重要标志了。
(4)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迫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地对待每一条新闻,力求客观、翔实、新鲜、生动。新闻报道一旦失实,读者只要看一看消息头,就可以明确这是哪一家新闻单位的责任。通过消息头,我们还可以了解各家新闻单位的人员素质和报道质量。
4. 简述预测性消息写作。
【答案】预测性消息,是指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预测性消息写作有几个特点:
(1)及早预测
记者要有忧患意识,经常关心、思考社会问题,及早发现隐患以及其他有关未来的信息,及早采写预测性新闻,以使这种新闻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2)他人预测
预测性报道是预测活动、预测性意见的客观反映,不能是记者出面预测。预测性消息的写作,应注意交待预测的行为主体,以显示新闻的客观性,增强预测的说服力。
(3)权威预测
为了发挥决策参谋的作用,预测主体应当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人物,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和新闻的影响力。
(4)深度预测
①避免简单化,消息中不仅报道预测性结论,还要反映预测者对问题的分析和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
②预测到位,记者在采访阶段就应不断地探询“将会怎样”,使预测性意见直接同社会生活、同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5)审慎发稿
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发稿必须审慎,记者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历史的预见性。
5. 什么是评述型导语? 评述型导语写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定义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
(2)注意
①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②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③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6. 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 1915年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业务。它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常以富有实效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多年来,路透社在采集编辑新闻稿件时已基本形成了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报道风格。
(3)重视经济信息服务和其他经济业务。目前它己成为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现在他还经营着多种经济业务,经纪业务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重视技术,不断改进传播手段。为保证自己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路透社在它创办早期就己使用过火车信鸽等手段沟通信息,其后又较早地利用电报线路来传递信息。目前他的全部业务都是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每年还要拿出全年收入百分之四点五左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安装新设备。
(5)适应时代,积极调整也是路透社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在20世纪前半期经历一系列经营权的混乱变更后,有家族控制的独资改组为股份公司。_战后,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也先后参股,使得它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的国际性通讯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