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851应用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货币需求? 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答案】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要,或者说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人们在一定时期可以各种形式拥有其有限的财富,他以货币形式拥有的财富多些,则以其他形式(如实物资产及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拥有的财富就会少此。拥有其他形式的资产会带来收益,而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通常不会带来收益(比方说1万元钱放在手中哪怕10年也仍只是1万元)。人们宁可把不能生息的货币贮存在手边,也不把货币换成能带来收入的资产,按凯恩斯的观点,是出于以下几种动机:

(1)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指家庭或厂商为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它产生于人们收入和支出的非同步性。如果收入和支出时间是完全同步的,那么就不会需要留有闲置的货币。如人们的货币收入通常是按月、按季甚至按年获得的,但支出都是经常不断的,这就产生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2)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指人们为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它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如人们为应付疾病、工伤事故和其他不测事变而需要留些货币在身边。

(3)投机性需求,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所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例如,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时,需要及时买进债券,以便以后卖出时得到收益,这样就产生了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2. 说明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当总需求变动时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答案】对总供给曲线,经济学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其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在短期中,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1)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上升,收入水平不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下降,收入水平不变。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2)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小变,收入水平提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不变,收入水平下降。

图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3)总供给曲线为常规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为常规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如图所示,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价格上升,收入水平提高; 当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时,价格下降,收入水平下降。

图 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3.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的推导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劳动力以一个不变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

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Y 表示产出,则有y=Y/N,n=△N/N。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需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δ,因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n+δ)k 。

,模型基本方程为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

因此,在稳态时的y*和k*满足

(2)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稳。 ,也就是说较高的。经济均衡条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