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华大学F1205中国史专题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团大战

【答案】百团大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对华北日军发动的一次反扫荡战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线上,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间的联系。1939年8月至次年1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4个团在正太路打击日军,摧毁正太路等华北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发动来源、灵丘战役,榆社、辽县战役,占领了榆社,反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百团大战打破了敌人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振奋了全国的抗日士气。

2.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答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杳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政治组织。1932年12月29日成立,总会设在上海,在北平、上海等地设分会,最高执行机构是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分任主席和副主席,杨杳佛为总干事,鲁迅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1933年6月,杨杳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同盟的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在无形中解散。

3. “三支两军”

【答案】“三支两军”是指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奉命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1966年12月31曰,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大中学校革命师生进行短期军政训练的通知,此后军队开始执行军训任务。1967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播电台问题的通知,广播电台由当地人民解放军实行军事管制,军队由此开始实行军管任务。不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文革小组又赋予人民解放军以支左、支农、支工的任务。全军大约有280多万指战员参加过三支两军的工作。在当时全国内乱的局面下,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减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三支两军贯彻执行文革的指导思想,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1972年后,各地、各单位,三支两军人员先后撤回部队。

4. 遵义会议

【答案】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5. 近卫声明

【答案】近卫声明是抗战时期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的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的三次声明。1938年1月16日,近卫发表声明称蒋介石如不接受议和条件,日本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另建“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11月3日,近卫发表第二次声明称国民政府如“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12月22日,近卫发表第三次声明,提出所谓“中口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诱胁蒋接受条件。

6.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答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抗日政治主张。主要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改革政治机构; 抗日的外交政策; 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改良人民生活; 抗日的教育政策; 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抗日的民族团结。《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也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政政府的政策纲领,它不仅给人民指明了走向顺利的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7. 梁方仲

【答案】梁方仲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和明清史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而对明代财政史的研究则是他的研究核心和精华,成绩十分突出,梁方仲先生被国内外史学界誉为研究“明代赋役制度的世界权威”,是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二、论述题

9. 国民党是怎样加强独裁统治的?

【答案】国民党加强独裁统治的举措有:

(1)蒋介石建立嫡系军队,始终抓住军权不放。

1932年1月,国民党决定恢复军事委员会,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军事机关,蒋介石出任委员长,随后组建了一支庞大的、由蒋介石直接指挥的“中央军”。同年,军事委员会颁行《剿匪区

内各省民团整纪条例》,统一各地方“民团”的名称、编制和指挥。1933年,成立庐山军官训练团,蒋介石自任团长,对师级以上军官进行培训。

(2)在国民党内和政府中、军队中建立庞大的特务组织。

①中统

1927年,陈果夫奉蒋介石之命组织“中央俱乐部”,二陈的势力逐渐伸进各省市党部的组织部门和基层组织,形成了以二陈为中心的CC 系集团。1932年初,以二陈为中心成立“国民党忠实同志会”,派中央干事到各省市组织分会和青年组织。蒋介石任会长,核心人物有陈果夫、陈立夫、张厉生、张道藩等人。陈果夫控制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建立“党务调查科”(后改称“党

务调查处”),专门从事特务活动,它就是“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的前身。

②军统

1932年,蒋介石指使贺衷寒、戴笠、康泽等人成立“中华民族复兴社”,设有特务处和别动队,专门从事特务活动,后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称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进一步法西斯化。

(3)推行保甲制度,建立严密的基层统治网。

1932年8月,颁布了《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施行保甲训令》及《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在革命根据地周围地区建立保甲组织。保甲组织依照所谓“管、教、养、卫”的原则进行活动,对人民实行严密的监控,1934年把保甲制度推行到全国各地。

(4)建立国家垄断资本

①控制各大银行,掌握经济命脉

1928年,成立中央银行,采用增加官股和派遣人员的办法,通过改组银行机构、设立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等方式,垄断信托、保险等金融事业。

②对其他经济领域实施统制。

1928年,设立全国建设委员会,办理国营事业。1931年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1933年10月扩大,统制一切国营企业及管理全国经济建设。

(5)大力进行文化、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反动宣传。

①大肆鼓吹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

大肆宣传“四维”“八德”和“力行哲学”,开办训练团,对高级军官和军队高级党政人员进行“精神训练”,发起“新生活运动”、“文化建设运动”等。

②加紧对革命文化的“围剿”。

国民政府先后颁布《出版法》、《图书杂志审查办法》,出台“宣传品审查标准”,对各种出版物进行审查,剥夺革命进步文化的出版自由。制订《取缔反动文艺书籍一览》、《取缔社会科学反动书刊一览》,查禁多种文艺、社会学书刊。袭击和捣毁进步的文化机构、报馆、书店和电影院,谋害共产党员作家和进步人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等先后遇害。

10.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为什么会发生曲折?

【答案】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发生曲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