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01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 )。
A. 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B. 算法策略
C. 逆向搜索策略
D. 选择性策略
【答案】A
【解析】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启发法又分为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等。其中手段—目的分析策略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因而它是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
2. “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答案】B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此外,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都是激情状态。
3. 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
【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为: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和可递推性。因此选A 。
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
A.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答案】A
【解析】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5.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6.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简单反应时
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
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7. ( )不是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
A. 顺序原则
B. 近远原则
C. 大小原则
D. 头尾原则
【答案】A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如同生理发展的指向性一样,遵循着头尾原则、近
远原则和大小原则,不包括顺序原则。
8.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
A. 蒙台梭利
B. 霍尔
C. 斯宾塞
D. 桑代克
【答案】B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是霍尔的复演论的思想。
9. 2〜4个月的婴儿见到熟人与陌生人都会微笑,这属于( )。
A.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 自发性微笑
C.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 反射性微笑
【答案】C
【解析】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这个时期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他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这时期的微笑已属于社会性微笑。
10.在一个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答案】A 【解析】实验设计表示实验中共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共有4种实验处理,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为个。
11 ,,.某考生得分为87分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A. 简单次数分布表
B. 分组次数分布表
C. 累加次数分布表
D. 相对次数分布表
【答案】C
【解析】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能够较方便的了解到处于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有多少。因此选C 。
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