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

【答案】生态因子中,对植物的生活属于必需的,即没有它们植物就不能生存的因素叫做“生存条件”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乏一种生存条件是不可用另一种生存条件来代替的,这就是“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

2. 树木环境因子

【答案】“树木环境因子”指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因子,包括气候、光照、水分、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及人为因子等。树木的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存、生长及分布。

3. 落叶期

【答案】“落叶期”是指观测树木秋冬开始落叶,至树上叶子全部落尽时止的一段时间。系指树木秋冬的自然落叶,而不是因夏季干旱、暴风雨、水涝或发生病虫害引起的落叶。

4. 中性植物

【答案】“中性植物”指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阴能力,在高温干旱时在全光照下生长受抑制的植物类型。本类植物的耐阴程度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中性植物包括偏喜光植物与偏阴性植物。

5. 冻害

【答案】“冻害”主要指植物(树木)因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冻害发生与树种、品种、树龄、生长势及当年枝条的成熟及休眠与否以及气象、地势、水体、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分不开。

6. 主枝邻接

【答案】“主枝邻接”是指同层主枝着生于中央领导干上,枝与枝之间距离很近,长粗后如同在同一圆周线上。这样类似的轮生枝,使主枝着生部位以上的主干增粗生长转慢,粗细悬殊,中央主干长势转弱,为此,在养护中如主枝邻接应加大开张角,控制主枝增粗。

7. 层间植物

【答案】“层间植物”又称“填空植物”,指在热带雨林中,不能自己直立而独立形成层次,依附于各层中直立植物而正常生存的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等。

8. 生存条件

【答案】“生存条件”指生态因子中,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对绿色植物来说,氧、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都是其生存条件。

二、简答题

9. 种及种以下各分类等级如何命名,试举例说明。

【答案】(1)种的命名:如银杏的学名为

缩写。

(2)种以下的变种:在种名之后加var. 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对变型则加缩写f. 后,再写变型名,最后写缩写的命名人。例如红玫瑰的学名为

10.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置有哪几种形式? 其属名为中国广东话的拉丁文拼音,的种名为形容词,意为二裂的,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成二裂状,最后的L. 为命名人林奈

【答案】园林树木的配植千变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地点,由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可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种植方式,在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植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独植(孤植,单植)

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或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美、线条宜人或有美丽的花朵和果实。适合做孤植的树有:雪松、油松、银杏、南洋杉、臭椿、金钱松、广玉兰、玉兰等。

(2)丛植:在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配植方式。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两株配合

在构图上要遵循矛盾统一原理,二者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使两者成为对立统一体,要求树种相同,树相有别,在姿态和大小上要求有差异,这样才能既有对比,又生动活泼。

三株配合

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直线上或等边三角形,三株距离都不要相等。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要靠近一些成为一组,中间大小的远离一些成为一组,两组之间应有呼应,其中大的和中等大的为同一树种,或为常绿或为落叶,或为乔木或为灌木,小的为另一树种,这样就可使两个小组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四株配合

仍采用姿态、大小不同的同一树种为好,分为两组,成为3:1的组合,大株和最小株不能单独成为一组,基本平面形成一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五株配合

可以是一个树种或两个树种,分成3:2或4:1两种组合,若为两个树种,其中一种为三株,另一种为两株,分在两组内,三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三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两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两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但两组之间不能太远,彼此之间也要有所呼应和均衡。

六株及六株以上配合

实系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种基本形式的相互组合而已。

(3)聚植(集植或组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一个好的聚植,要求园林工作者从每种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种问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栽培养护管理上去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4)群植(树群)

由二、三十株以上至数百株的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这个群体称为树群。树群可由单一树种组成亦可由数个树种组成。树群由于株数较多,占地较大,在园林中可作背景、伴景用,在自然风景区中亦可作主景。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透景框景的作用。树群不但有形成景观的艺术效果,还有改善环境的效果。在群植时应注意树群的林冠线轮廓以及色相、季相效果,更应注意树木间种类间的生态习性关系,务以能保持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性。

(5)林植

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这是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于自然风景区和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配植方式。工矿场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均常采用此种配植方式。在配植时除防护带应以防护功能为主外,一般要特别注意群体的生态关系以及养护上的要求。通常有纯林、混交林等结构。在自然风景游览区中进行林植时应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疏林与密林的变化、林中下木的选择与搭配、群体内及群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等措施。

(6)散点植

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散点种植,有时也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对每个点不是如独赏树地给以强调,而是着重点与点间有呼应盼动态联系。散点植的配植方式既能表现个体的特性又处于无形的联系之中,正好似许多音色优美的音符组成一个动人的旋律一样能令人心旷神怡。

11.简述梅的观赏特性和适生环境。

【答案】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軔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

(1)梅的观赏特性:梅为中国传统的果树和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古朴的树姿,素雅的花色,秀丽的花态,恬淡的清香和丰盛的果实,自古以来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历代著名文人所讴歌。冬末早春开花,象征着不畏风刀雪剑的困难环境而永葆青春的乐观主义精神。花色淡粉、白色、红色等,有着不畏风雪的傲骨精神,许多诗词对之进行了赞赏。栽培品种有直枝梅、垂枝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