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丛

【答案】“群丛”是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例如在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群丛组中,可分为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一越橘群丛和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一红花鹿蹄草群丛。

2. 生态习性

【答案】“生态习性”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如水生植物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就形成了有气孔、干轻中空、叶片中有气囊等固有的生态习性。

3. 园林

【答案】“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埋水、

叠石)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的环境。

4. 光周期现象

【答案】“光周期现象”指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依据光周期现象,可将植物分为四种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5. 季相

【答案】“季相”是指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即在一年四季之中表现出的不同形、色。以同一个群体而言,一年四季中由于优势种的物候变化以及相应可能引起群体组成结构的某些变化,都会使该群体呈现有季相的变化。

6. 广温植物

【答案】“广温植物”指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的植物类型。如桂花、银杏、紫薇、塔柏、槐树等等南北都可以栽植。

7. 顶端优势

【答案】“顶端优势”指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生最强的新梢,而侧芽所抽生的枝,其生长势多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不萌发,形成一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即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抑制的现象。

8. 植物化感作用

【答案】“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生态学新的分支学科生态生化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二、简答题

9. 比较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异同点,比较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异同点?

【答案】(1)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相同点:球果当年成熟,椭圆柱形或圆柱形,雌雄同株,种子有翅。

(2)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不同点如下表:

(3)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相同点:具长枝和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球花分别单生于短枝顶端,种子具膜质翅。

(4)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不同点如下表:

10.树木花芽分化主要分几个时期:花芽分化有几个类别?

【答案】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生成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也有指包括花芽形成全过程的,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1)花芽分化的时期

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生理分化期:是指芽的生长点内部转向分化花芽发生生理代谢变化的时期,据果树研究,生理分化期约在形态分化期前1〜7周。生理分化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也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开多态分化期:是指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器原始体的发育过程。一般又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a. 分化初期:因树种稍有不同,一般于芽内突起的生长点逐渐肥厚,顶端高起呈半球体状,

四周下陷,从而与叶芽生长点相区别;从组织形态上改变了发育方向,即为花芽分化的标志,此期如内外条件不具备,也可能退回去。

b. 萼片原基形成期:下陷四周产生突起体,即萼片原始体,达此阶段才可肯定为花芽。

c. 花瓣原基形成期:于萼片原基内的基部发生突起体,即花瓣原始体。

d. 雄蕊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始体内基部发生的突起,即雄蕊原始体。

e. 雌蕊原基形成期:在花原始体中心底部发生的突起,即为雌蕊原始体。

花器与性细胞形成期:在花芽各原基分化之后,还要进一步分化与完善,形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些花器官和雌雄蕊中的性细胞。

(2)花芽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开始时期和延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树种与品种、地区、年龄等的不同而异。根据不同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夏秋分化型:绝大多数早春和春夏间开花的观花树木,它们都是于前一年夏秋(6-8)月间开始分化花芽,并延迟至9〜10月间,完成花器分化的主要部分。如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及其观花变种,如海棠花类、榆叶梅、樱花等,此外还有迎春、连翘、玉兰、紫藤、丁香、牡丹等,在北京大致在枣树花开放以前的花木多属此类。还有常绿树中的枇杷、杨梅、山茶(春季开花的)、春鹃等。但也有些树种,如板栗、柿子分化较晚,在秋天还只能形成花原始体,还看不到花器,延续的时间更长些。

冬春分化型:原产暖地的某些树木,一般秋稍停长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花芽逐渐分化与形成;如龙眼、荔枝,而柑橘类。柑、橘、柚在分布区常从12月至次春期间分化花芽,其分化时间较短,并连续进行;有些延迟到年初才分化,而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如浙江、四川等地,有提前分化的趋势。

当年分化型:许多夏秋开花的树木,不需要经过低温,在当年新梢上形成花芽并开花如木槿、槐、紫薇、珍珠梅、荆条等。

年内多次分化型:在一年中能多次抽梢,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的树木,如茉莉花、月季、葡萄、无花果、金柑、柠檬等以及其他树木中某些多次开花的变异类型,如四季桂、西洋梨中的三季梨、四季橘等。

不定期分化型:热带原产的乔性草本植物,吸芽形成参差不齐,花芽分化期也各异,如番木瓜、香蕉等,香蕉吸芽展叶要达一定叶片数即可分化。

11.突变温度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答案】植物在生长期中如遇到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打乱植物生理进程的程序而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温度的突变可分为突然低温和突然高温两种情况。

(1)突然低温:指由于强大寒潮的南下,可以引起突然的降温而使植物受到伤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受害植物均为热带喜温植物,例如轻木在

:时就会严重受害而死亡;

热带的丁子香在气温为

时叶片严重受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