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随着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而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也日益凸显。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幼儿艺术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领域,如何将民间艺术有效地融入到幼儿艺术教育当中,使其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当今教育界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
民间艺术是来自于人民生活、生产过程中的艺术,是散发着自然的清新和自由的活力的艺术。蒙古族民间艺术更是中国民间艺术当中的一朵奇葩,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首歌、每一段舞、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都体现着所有蒙古族人民所具备的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民族教育是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民间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幼儿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幼儿教育中的民族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所感受和体验,也可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民族归属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从而使幼儿产生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使命感。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三方面内容;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方法几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为现状及分析,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蒙古族民间艺术的构成、特征及其幼儿教育价值,其次对A、B两所幼儿园蒙古族民间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教师的认识、内容的选择以及应用方式的现状做出了阐述,随后对两所幼儿园将蒙古族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艺术教育当中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探讨;第四部分为建议和构想,笔者就蒙古族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艺术教育中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并针对建构蒙古族民间艺术主题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旨在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