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普通语言学(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2.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3.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4.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5.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6.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
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7.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二、简答题
8. 举例说明外来词的类型。
【答案】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例如:法兰西、巴尔干、镑、加仑、模特儿、摩托、马达等等。根据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和构造大致分为四种:
(1)音译
音译是指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用汉语的同音字对译。其中有纯音译的,如,休克、扑克、沙发。有选用与外语的音节相同而且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汉字来翻译的,如,苦力、逻辑、幽默等。
(2)音译兼意译
部分音译部分意译或音意兼译,把前一个外语词分成前后两部分,音译一部分,意译一部分,
,两部分合成一个汉语词。例如,把外语的"romanticism ”的前半音译成“浪漫”后半意译成“主义”
合成“浪漫主义”。
(3)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
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是指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卡车”的“卡”是car (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4)借形
①字母式借形词。直接从外文缩略字母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它不是音译而是原形借词,是汉语外来词的新形式。如,MTV ,B 超。
②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日语中的一些词语是日本人直接借用汉字创造的,汉语将这些词语借回并读作汉字词,称作汉字式借形的。如,景气、引渡、取缔、瓦斯。
9. “打毛衣”、“打电话”、“打孩子”中“打”跟宾语的语义关系相同吗? 为什么?
【答案】(1)“打毛衣”、“打电话”、“打孩子”中“打”跟宾语的语义关系不相同。打毛衣,“打”的结果是毛衣。打电话的“打”用的工具是电话。打孩子,孩子是“打”这个动作的受事。
(2)原因: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可粗略分成三种:
①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例如,“割麦子ㄧ打落水狗ㄧ放跑了罪犯”)、动作的对象(例如,“告诉大家ㄧ感谢你”)。打孩子,孩子就是受事宾语。
②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施事宾语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例如,“来了一位客人ㄧ走漏了消息ㄧ出太阳了ㄧ荷叶上滚
着水珠ㄧ高粱抽穗儿了ㄧ天上飘着白云ㄧ一锅饭吃十个人”。
③中性宾语,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即非施非受宾语。细分起来其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助不同的变换式来辨认。
10.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对于交流思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作用,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例如“望见、瞻仰、看”这一组同义词,分别用在下文的不同的句子里,就表达出不同的情景和感情。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刚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
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
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刚铺成的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来仔细瞻仰纪念碑。(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在这段文字里,“望见、看、瞻仰”都有“使视线接触”的意思。未进广场,离纪念碑还远,当然用表示“远看”的“望见”。为了强调纪念碑上的八个金色大字清晰耀眼,为了避免重复、呆滞,换用了“看”。为了表达走到近处怀着崇敬心情的观看,就用了“瞻仰”。
(2)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中有这样一段:“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41页)其中,“望即以此为准”就是“希..
望就拿这个作标准”。前者是书面语词,后者是口语词。这是一个“训令”,要求措辞郑重、严肃,选用了书面词语,“训令”特有的风格特点就显示出来了。
(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例如,无论有几十桩毛病,几百条缺点,但是到了是非黑白的紧要关头,爱和憎是强烈而鲜....
明的。(袁鹰《蓦然回首》)
上例中的“毛病”与“缺点”是一组同义词,分别用在上下文里,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4)可以使语气委婉
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例如,把“经济落后的国家”委婉地说成“发展中国家”,把“死”说成“老了”等。
(5)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例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袁鹰《井冈翠竹》) ....
11.“聪明”和“智慧”是一组同义词,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1)语法方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