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342农业综合知识四[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产权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答案】(1)产权的含义
产权就是财产权利,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2)产权的特征
①明确性
产权主体清晰、资产归属明确是产权的基本性质之一。产权体现的是资产归谁支配、使用这样一组经济、法律关系。
②排他胜
产权关系一经确立,不同利益主体就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自主地拥有对资产的归属、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各种权益,而不受同一财产上的其他利益主体的随意干扰。
③有限性
产权有限性是指任何产权都必须有限度。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一项权能的行使,都有一个作用空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界限,而且要明确。第二,产权是由一组权利构成的,其中任何一项产权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无论是在产权分离还是产权合一的情况下,各产权利益的数量必须明确。
④可分解性
产权的可分解性是指各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产权的可分解性包括权能的分解和利益的分割。
⑤可交易性
产权交易是在产权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和让渡。按时限的差异可分为:产权的永久性交易和产权的有限期交易。
⑥行为性
产权的运动是依靠主体的行为来驱动的,如果没有主体的行为,就不可能实现产权的利益,也只有通过产权行为(即权能行使)而获得的利益,才是产权利益。
(3)产权的功能
①激励功能
产权关系是整个利益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在经济运行中,各产权当事人的利益如果能够得到产权制度的肯定与维护,那么,产权主体
的行为就有了内在动力。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是通过利益机制得以实现的。
②约束功能
由于产权的责任是与获取利益紧密相连的,当生产经营主体获得明确的产权以后,产权主体就会从利益的角度去关心产权运营效果,关心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从而产生出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
③协调功能
产权的协调功能是指人们按照自己所拥有的产权的多少对所创造的收益进行分配的功能。 ④增进资源配置功能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离不开产权界定、产权转让。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生产要素的有效、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2. 简述土地产权与权能构成。
【答案】(1)土地产权的含义
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土地产权包括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权利:十地所有权、十地占有权、十地使用权、十地处置权、十地收益权等。
(2)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
①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地使用和处理其所有的土地并有权获得收益; 第二,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第三,权利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②土地占有权
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
③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狭义的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的实际使用,与土地占有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是并列关系; 广义的土地使用权是独立在土地所有权能之外的含有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不完全处分权的集才、
④土地收益权
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利。包括收获土地生长的农作物,收取地租等。是拥有土地产权的最基本目的。
⑤土地处置权
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包括土地的买卖、出租、抵押、入股、馈赠等,通常由土地所有权人行使土地处置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山土地所有权人授权土地使用者行使部分处置权。
3. 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答案】(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①中国是世界上近20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③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④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却小断上升; 而动物、园艺、加工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⑤国内资源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
①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1990年以来,分布结构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地区)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
②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
a. 出口产品种类
蔬果类、肉类、水产类以及动植物原料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其出口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也不断上升。
b. 出口集中程度
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 c. 进口
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为油籽类、纺织纤维类、植物油类和水产类。
4. 试从理论上来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特性。
【答案】(1)尼尔逊将商品分为二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
①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决定商品品质;
②经验品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
③信用品是指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只能借助于其他的信息才能决定其品质。
(2)食品质量要素的品质特性,既具经验品特性,又具有信任品特性,而食品安全要素更多属于信任品。
①市场机制在搜寻品特性方面不会出现失灵;
②在经验品市场上,市场可以通过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厂家的声誉投资和广告策略等途径改善信息传递,缓解由质量信号传递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
③在信任品市场上,市场机制则完全失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