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885旅游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上层设施
【答案】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兴建这些服务接待设施的初衷就是为了用于接待来访旅游者。如果没有外来旅游者,这些设施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2. 直接旅游企业
【答案】(1)在加盟旅游业的各类企业中,有些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而另外有些企业虽然也从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但因此而获得的营业收入在其营业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在旅游研究中,人们根据这些情况,通常将旅游企业划分为两类,即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
(2)直接旅游企业,是指其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因而没有旅游者的存在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这类旅游企业的典型代表便是旅行社、航空公司和饭店企业。
(3)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三大支柱”说实际上是基于对直接旅游企业的观察而提出的; 关于旅游业构成的较为全面看法的认识基础则是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其业务开展的旅游行政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3. 包价旅游
【答案】包价旅游初始于综合包价旅游,即我国所称的全包价旅游。综合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旅游全程的活动项日,向旅游消费者大众推出的包揽全程服务工作的一种旅游产品。包价旅游也是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种方式。
(1)团体包价旅游能够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
①从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省心省力、安全感强、省钱;
②从供给方面来看,是由于这一产品形式有利于实行批量生产,从而有利于旅行社扩大经营规模。
(2)包价旅游活动的开展通常为团体形式。凡达到这一人数,在使用有关旅游服务时便可享受供应商面向团体购买者提供的价格优惠。
(3)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包价旅游已不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全包价旅游。
在所包价的内容组合方面,出现了“小包价”旅游。
(4)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有关包价内容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旅行社对其包价旅游产品的项目组合可以灵活设计。
(5)旅游批发业务即包价团体旅游的经营者不只是独立的旅游批发/经营商。在欧美各地的旅行社行业中,还有其他经营包价团体旅游业务的企业。
4. 旅行社
【答案】(1)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其中,“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以及“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为旅游者安排交通、住宿、餐饮、观光游览和体闲度假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导游、领队、旅游咨询、旅游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服务。
(2)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情况,按照有关旅行社企业主营业务的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批发/经营商,一类是旅游零售商。按照不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将我国旅行社规范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另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5. 旅游资源
【答案】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能够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2)表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某一或某些事物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活动环境有关:
(3)某一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消失而不再是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6. 可支配收入
【答案】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不包括借贷收入)。(以前的)生活费收入指调查户实际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一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帐补贴一个人所得税。
二、简述题
7. 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
【答案】(1)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格局:
①根据世界旅游组织1986年一1991年的统计数字,国际旅游接待量前10的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超过当时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的60%。在当年的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有
7个是欧洲国家,3个是美洲国家。
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的构成及其排位情况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54%。在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欧洲国家占了6个,美洲国家有3个,亚洲国家则是中国。
③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加拿大的退出,以及中国香港和土耳其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入围之外,世界10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构成情况基本维持稳定,没有出现比较显著的变化。但是接待人次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己经明显减小。此外,国际旅游收入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己经明显缩水。
④如果我们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五大旅游区的划分,对其中各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作一番观察,便可更为清楚地发现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流向,以及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a. 在国际旅游接待量方面,欧洲在全球市场中一直都占有最大的份额。欧洲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旅游活动的中心接待地区,因而也是世界卜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b. 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开始超过美洲。
c. 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己退居第三位。
d. 上述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0070。其余不足10%的市场份额则山中东和非洲地区分享。
⑤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的最大变化在于,欧一美一亚太“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己经为欧一亚太一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所取代。促成全球国际旅游分布格局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包括:
a.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该地区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发育,区内客源市场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增加。在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旅游业开发工作和对外营销的力度不断加强,增大了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区外旅游者—特别是欧美旅游者—前来该地区访问。
b.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地区各国旅游需求市场的成熟,增长速度己经明显放缓,有些国家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因而其出国旅游人次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长。
c.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地,欧洲的旅游消费者对欧洲区内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己比较熟悉,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势必会寻求去欧洲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作长距离旅游,以寻找新的乐趣与满足,其中一个主要去处便是亚太地区。
(2)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
①进入21世纪之前的有关情况
a. 在1986年一1991年期间,在世界上位居前10名的国际旅游支出国一直都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和瑞士。
b. 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大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69070}-700l00
c. 这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的地理分布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中,欧洲国家7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39%; 美洲国家有2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