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3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题

1. 政府部门绩效

【答案】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具体来说,政府部门的绩效概念包含三方一面内容:

(1)公共行政的成本。公共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与其他很多资源一样,公共行政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公共行政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2)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公共行政的产出是指公共行政活动所形成的结果,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公共行政的效益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按时间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益。

(3)公共行政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府绩效是将公共行政的收益与成本相比而得到的结果。一般而言,公共行政的效率与效能越高,政府的绩效就越好。所以,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估是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反映。

2. 宏观环境

【答案】宏观环境是指广泛影响整个行政系统的环境。例如一个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该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的政治、法制等十大因素,都是影响某个国家行政系统的宏观环境。

3.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之研究》

【答案】伍德罗·威尔逊,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也因此被认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

①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力一面。

②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③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这一观点后来被古德诺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

论及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尽管《行政学之研究》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一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因其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因而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

4.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5.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指在正式组织中,由于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自由结合体,其小具有特定的目的,而是具有偶发性或自然形成的。其积极功能表现在:可以调节、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加强组织内部的意见沟通,增强成员内部的凝聚力,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增进团结,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改善组织气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消极功能表现在: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利益不一致时,其成员往往为了在非正式组织中寻求满足,而忽视组织目标,造成目标冲突,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非正式组织成员沟通频繁,容易传播、散布谣言,对正式组织及其成员危害极大。

6. 公共领导

【答案】公共领导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是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其内涵有:①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 ②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③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④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7.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8. 接待工作管理

【答案】接待工作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提供生活方面的接待

服务,包括对内、外宾的接待服务,机关招待所的接待服务和会议接待服务等内容。

机关接待工作虽然以生活服务为主,但由于接待的主客双方所从事的活动之性质,以及机关本身的制度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机关接待工作的管理,必须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上级领导机关有关接待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度和纪律为要求,坚持热情有礼、周到方便、勤俭节约、内外有别、保守机密和保证安全等原则。

由于机关接待工作与机关工作作风、机关廉政建设直接相关,因此,在接待管理上,要坚决克服待人冷漠、盛气凌人的官僚作风,杜绝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奢侈铺张的不良风气,并按照礼仪改革的要求,简化礼仪,减少礼节性的迎来送往。

二、简答题

9. 简述行政立法的监督方式。

【答案】立法监督是行政立法的重要环节,监督是否到位关系行政立法的质量,关系行政权力能否正确行使。20世纪中期后,各国行政机关立法的数量大大超过立法机关立法的数量。我国同样也面对这种情况。因此,如不强化对行政立法的监督,行政的自由裁量权就可能过度扩张乃至被滥用,行政立法的质量及其自身体系的完整性也就无法保障。

一般来说,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有以下方式:

(1)权力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授权与监督,历来是行政法的重要议题。在国外,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权力机关主要是议会或国会,其方式主要是将有关文件提交议会或国会从而达到监督授权立法的目的。

(2)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

通过行政层级的监督,山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行政立法活动进行审查。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改变和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及指示和规章,改变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司法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通过司法审查的手段实现。在我国,司法机关不具有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只可对行政法规、规章有选择地适用,并对不合法或不合宪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拒绝采用。

总之,各个国家根据其政治制度、历史原因、文化传统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行政立法监督方式。每种监督方式都存在自身的优缺点,只有应用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的优势,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行政立法监督的作用。

10.简述行政监督的基本特征。

【答案】(1)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