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32经济学理论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凯恩斯的理论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 或者反过来说,收入又依赖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凯恩斯的后继者是如何解决这一貌似“循环推论”问题的? 请用经济学术语加以说明。
【答案】凯恩斯的后继者希克斯发现了凯恩斯理论循环推论的错误,并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 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分析如下:
在IS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 在LM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 曲线与LM 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 与LM 的联立方程组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所示。
图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图中,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E 点即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坐标平面上E 点以外的点都是非均衡点,即都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但是,只要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不变,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
2. 从经济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的相对关系中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
【答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在不存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各具特点且千差万别,这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
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所区别。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通常是由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和开放度较高的部门决定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工会追求工资均等化和公平原则的压力下,在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发展缓慢处在衰退阶段的部门和非开放的部门,其工资的增长速度会向生产率提高较快、正处十上升期和开放度高的先进部门看齐,使整个社会的货币下资增长速度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如果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都向那些先进的经济部门看齐,势必会导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这必然会导致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3. 你认为对于宏观经济日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两个日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什么? 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否使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对于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两者都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在短期内,经济运行会由于各种因素冲击而发生波动,因此短期内稳定经济周期比较重要; 但是在长期内,只有促进一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
(2)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及时调整经济的运行,熨平短期内的经济波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平稳的增长。
(3)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够司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稳定经济周期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较大的周期波动常常打断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短期经济的复兴。同时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的流向,将其引向基础教育、科研等领域,这可以有效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长期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4. 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技术内生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和劳动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是指熟练劳动,用正式教育和在职培训等受教育时间长度来表示,而知识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熟练程度,它在模型中用人力资本来表示; 另一方面是体现
在新设备、新原材料等物质产品之上的先进型技术,它在模型中用技术水平来表示。
(2)知识进步是累积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一国长期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结果,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累积性的。一国要取得经济增长的成就,必须重视知识进步与知识的累积。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之所以比不发达国家具有优势,正是因为其人力资本存量大大超过不发达国家。
(3)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同样是经济增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进步需要激励机制,知识积累也需要激励机制。在经济增长中,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或技术的先进程度通常可以用获取专利的数目来表示,专利越多,技术的先进性就越明显,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5. 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答案】之所以还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其原因在于: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使其达到充分就业或消除通货膨胀。
6. 从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比角度,陈述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性”体现在哪里。
【答案】(1)新古典增长理论将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但对于技术进步的来源并未分析,而是作为既定的假设,即经济增长外生化。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长期经济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的速率g 惟一的决定。因此,按照索洛模型的逻辑,所得出的结论是以假定增长来建立增长模型。
(2)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的来源,弥补索洛模型的缺陷,罗默提出了一个具有外溢性知识的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罗默假设技术进步是通过投资的外在性来实现的,由于知识的这种中间产品性质,使技术具有了外部性,因而整个经济中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罗默更是通过引入一个显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来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来源。卢卡斯则通过引进人力资本积累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性与人力资本生产中的正反馈)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3)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如果对资本K 作出更广义的解释,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而不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就更合理。因为认为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是不合理的,如果接受知识是一种资本的观点,那么,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的内生增长模型就更合理地描述了长期经济增长。而新古典增长模型井没有把人力资本知识等视为资本,故认定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7. 引起LM 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LM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可知造成LM 曲线移动的因素只能是:
(1)名义货币供给量M 的变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 增加,LM 曲线向右下力一平移,反之,LM 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实际上,央行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在IS-LM 模型中就表现为LM 曲线的移动,这种情况可用图来表示。在图中,当货币供给量从m 增加到m' ,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