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中级财务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盈余公积

【答案】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资本。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佘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超过注册资本25%以上的部分,可以用于转增资本。企业在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企业在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増资本时,一般先使用任意盈余公积,在任意盈余公积用完以后,再按规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

2.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

【答案】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实物状态保持良好的条件下,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而不得不提前进行处置的情况。无形损耗包括两种情况:陈旧过时和不合用。陈旧过时包括产品过时和技术过时,例如市场上出现可替代原有产品的性能更好的新产品,老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则生产该产品的机器设备只能停止使用进行处置。又如技术更新的机器设备出现,原有设备若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划算。不合用是指因企业环境的变化(如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转

,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适应需要,只能购置新资产。 产等因素)

3. 持有至到期投资

【答案】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国债和企业债券等各种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债券,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按付息情况可以分为分期付息债券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4. 年数总和法

【答案】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5. 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答案】(1)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

生金融工具)、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应付款等。

(2)金融负债通常是指基于下列合同义务的负债:

①向另一个企业交付现金或另一金融资产合同义务;

②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企业交换金融工具的合同义务。金融负债主要包括: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负债。

(3)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从发行方看,通常指企业发行的普通股、认股权证等。金融工具一般具有货币性、流通性、风险性、收益性等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持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现金流量。

二、简答题

6. 如何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其减值损失应如何计量?

【答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期末公允价值有时高于成本,有时低于成本,但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低于成本不一定要确认减值。只有发生了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不利影响(且这种影响能够可靠计量)的事项才表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

(1)一般,当存在下列任何一项客观证据时,可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逾期等;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上继续交易;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将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企业正常经营损益处理,因此原已作为资本公积反映的公允价值下跌数额,应从资本公积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对已计提资产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原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事项好转或不利因素消失,使已经计提资产减值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又上升时,应作为资产价值的恢复处理。当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回升时,只能通过权益(资

本公积)转回。

7. 简述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答案】(1)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如比率分析,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将财务报表信息转换成等)

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报告分析比财务报表分析范围更广。它不仅分析财务报表,也分析其他相关财务报告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财务分析的范围最广。财务分析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

,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包括比率分析、净现值法等方法)

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分析在分析起点、分析对象、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目的上都有所区别。

8. 以企业合并方式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遵循特定的会计处理原则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以下规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绘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等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教权投资的成本。该部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接受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应当按照投资各方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作为取得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一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