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1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8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7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7
一、简答题
1. 说明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门内部的竞争,它使个别劳动时间折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种是部门之间的竞争,指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夺最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哪个部门或行业的利润率高,其他部门的资本就会向这里转移,其结果必须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化。
(1)部门内部竞争与部门之间竞争的联系
部门内部竞争与部门之间竞争的联系在于,两者都使利润率在各个企业或部门之间平均化。部门内部竞争使得部门内的企业的利润平均化,而部门间竞争使得各部门的利润平均化,最终结果是所有行业、所有企业的利润平均化。这两种竞争促使了资源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刺激了资源的配置和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提高。
(2)部门内部竞争与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
部门内部竞争与部门之间竞争的主要区别在十:部门内部的竞争导致社会价值的形成,而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部门内部竞争,是同一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商品不同的个别价值,均衡为相同的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市场价格,它是商品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部门内竞争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各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投入等量的预付资本,在不同部门获得不同的利润,这与利润作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这一规定相矛盾,也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各部门的资本家不论从事哪一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都要求大体上比例于他们的预付资本量而获得相应的利润,否则就必然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自由转移。这种转移,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各个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
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其作为经济范畴,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2)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3)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要从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揭不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4)产权对主体要有经济意义,即财产主体要从中获得一定利益。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的权和利得以实现。这样,产权在实现过程中就有着明确的经济界区,它规定主体在经济交往中行为和权利界限。就是说,产权是被特定的经济关系所规定的主体在一定界限内对客体的各种权利,这种权利规定着财产人格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行为方式。
3. 简述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答案】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 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 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 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会推进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什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民族产业。
(2)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市场调控,要正确运用金融工具调控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生产秩序,避免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利益。
(3)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要防止和化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迅速反应能力和临界处理能力; 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御体系,根据我国的资源占有和需求情况,建立国家经济资源战略储备和保障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体制和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的维护经济安全和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法律体系、信息收集与传导体系、预警和化解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等; 导入新的引资战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效防止引进依赖陷阱。
(4)维护国家经济资源和信息技术免遭侵害。我国应使用国家所掌握的一切力量和手段,保
障资源安全。发展现代化远距离通信技术,保护国家经济信息资源,未经批准不得获取经济、金融、证券、科学技术和政府的经济信息,防止利用经济信息操纵公众意识; 在经贸往来中,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居民健康免受伤害,在进行任何经济和军事活动时都要考虑到生态因素。
(5)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构建国际经济安全体系。提倡和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拓展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空间,构建最广泛的国际经济安全体系; 同时,明确我国在经济领域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只有在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综合解决与实现与我国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问题。如防止发生地区经济、金融危机和化解经济纠纷,打击国际经济犯罪,在解决包括周边经济安全和国际经济安全等尖锐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方面利益一致。
4.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案】(1)剩余价值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原因是: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工人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③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5.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